中国计划出版社:党务业务相融合,廉政党风促发展

作者: 曲一歌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曲一歌

    出版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党的意识形态坚强阵地,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既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又是关系民生的行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为深入了解出版社机关党建相关工作的推进情况,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前不久专程采访了中国计划出版社党支部书记、社长徐敏生。
    中国经济导报:结合中国计划出版社工作职能,您认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在进行基层党建工作过程中曾遇到哪些实际困难?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徐敏生: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党和国家对文化出版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的明确要求。
    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直属的中央级出版单位,伴随着转企改制的完成及在出版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中国计划出版社党的建设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时期的基层党建工作中,重点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务、业务融合发展。严格按照委党组的要求,在编辑出版工作和经营业务中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心工作、服务我国宏观经济建设,充分体现发展改革工作新成就,注重宣传党建工作新亮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是坚持把党建工作同中国计划出版社经营管理相结合。联系中国计划出版社工作实际情况,确定党建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围绕生产经营目标和任务开展落实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党员积极投身到中国计划出版社的改革发展工作,在生产经营一线争先创优,党建工作和经营管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是将党建工作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命脉,随着我社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党建工作同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党的建设提供了有效载体,企业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又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思想保障。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党建工作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也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基层党建的工作中,尤其是转企改制以来,也出现过部分同志思想不坚定、对从事业编制到企业员工的转变不适应、对我们这样的中小规模出版社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出版市场上生存发展信心不足等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方向,把解决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问题意识,折射出来的是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彰显的是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进取精神。针对上述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计划出版社组织全社干部职工,通过专题党课、个人自学、专题学习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帮助社内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认识,尽快完成从事业编制到企业员工的转变;并通多专题讲座、岗位教育、拓展训练等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社内干部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和个人业务能力,以党建带业务,以业务促党建,通过转企改制后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来增强社内员工的自信心、进取心、凝聚力,使全社党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中国经济导报: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到以业务工作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效果,统筹融合业务党务队伍建设?此外,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你们组织过哪些相关活动?
    徐敏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舆论环境。作为出版行业的一员,中国计划出版社的业务工作同党务工作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自然而然地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党建工作可以带动业务工作,促进业务工作更有效果;通过业务工作能使党建工作有所依托、落到实处。
    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计划出版社在处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关系、统筹融合业务党务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摆正二者的位置、找准切入点,通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以着力提高执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为重点,促进出版工作高质量完成,同时也使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改善和加强,形成良性循环。
    2008年,计划出版社出版的《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一书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评选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百种优秀图书;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主编、计划出版社出版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一书被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批推荐党员干部学习图书。2015年以来,计划出版社组织出版了《作风建设小全书——做“三严三实”的好干部》等党建图书,及《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2015》、《“一带一路”: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等国家宏观经济及政策系列图书,并有多部相关图书将于近期陆续出版。这些图书的出版,体现了全社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成果。
    中国经济导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是当前党建工作必须抓好的重要政治任务。如何以党风建设为重点,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徐敏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明确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判断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惩治和预防腐败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战略思考,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制度性安排。计划出版社以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要求融入各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注重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避免出现制度真空,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建章立制,规范日常管理。在制度建设中,计划出版社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制度创新来建立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狠抓制度落实,从源头上控制贪污腐败。以制度管人管事,日常监督到位,做到管理规范化。完善和落实廉政内控机制,修订了《中国计划出版社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形成了40个“不准”廉政建设铁律,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严格遵守,营造风正气廉的思想氛围、组织氛围和工作氛围。
——落实行动,廉政常抓不懈。在具体工作中,无论是班子成员还是普通党员干部,都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责任意识,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找准位置、明确职责、发挥作用。躬耕不辍地种好“责任田”,毫不退缩地坚守“主阵地”,真正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凝聚力量为中国计划出版社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