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创新:把科幻变成科技

作者: 宋阳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宋阳

    “无人机制造哪家强?中国深圳找大疆。”在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来自深圳的无人机制造企业——大疆创新展台前人流攒动,参观者纷纷在展台前驻足观看。一个个代表世界上最先进技术水平的无人机飞行器整齐排列。“3年前说起无人机,一般人会把它和军事挂上钩。可今天再提这个词,大家会说深圳有个大疆公司做无人机很‘牛’,很多人都买来玩。大疆现在占据着全球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在美国地区也拿下了近一半的‘蛋糕’。”大疆创新副总裁潘农菲在会场上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
    无人机“放下身段”,走进普通家庭了。深圳大疆创新在其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今年产值预计突破50亿元,企业估值超过百亿美元。这样的成绩单,有谁能想到是大疆创立仅9年就取得的。潘农菲说,大疆不断开疆拓土,靠的是高质量和高品位,当然也离不开现在良好的创业氛围。
    从2009年起,大疆几乎每年都有新品问世。尤其在大众消费领域,其每一代产品都是一次消费级无人机的革命。2012年推出的大疆精灵Phantom1,可以到手即飞,将原本曲高和寡的无人机推向大众市场。2013年的大疆精灵Phantom2Vision的单轴云台,让使用者通过终端控制摄像机镜头,从空中实现拍摄。今年推出的大疆精灵Phantom3,实现了室内自主悬停,同时具有高清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可实现2公里内的图像传输。
    潘农菲说,这么快打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主要还是技术取胜。比如,如何稳定飞行、室内和室外悬停、方便地传输图像、拍摄的稳定性及续航能力等,大疆都进行了综合创新,这使其产品拥有上佳的用户体验。
    目前,大疆创新占据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近70%的市场,超过80%的产品出口海外,其中欧美为主要市场。潘农菲表示,大疆开拓国内外市场,更多靠的是技术而非商业渠道。
    “如今无人机行业涌入大量企业,并不代表门槛降低了。”在潘农菲看来,一个“70分”的无人机和“95分”的相比,虽然都可以用,但体验完全不同。在激烈竞争中,大疆仍然认为技术是核心驱动力。“只有技术足够创新,壁垒才能建立起来。”潘农菲说,无人机还是在一个基础产业驱动的阶段,大疆的核心研发人员为800~1000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无人机研发团队。为了把研发做好,大疆甚至对研发经费不设上限。
    “我们就是要通过创业,把科幻变成科技,不辜负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潘农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