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官员接连发声,拟定中国策应对TPP

作者: 杨虹
    当地时间10月5日,美国等12国经贸部长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TPP)谈判结束,“引爆”了境内外舆论圈,成为本年度一重大国际经贸事件。连日来,围绕TPP谈成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中国官员和学者接连发声,纷纷提出针对TPP的应对之策。美国欲成为新规则制订者“TPP对中国来讲,短期没有什么大压力,长期有压力,什么压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指出,TPP一些关键条款在美国要完全实施需要很长时间,“比如美国对日本重大让步是向日本开放了汽车和汽车部件市场,但真正开放要长达30年。”
    美国为什么要搞TPP?一是为振兴美国经济,二是为了主导新的区域甚至全球贸易体系的新规则体系。这个新规则体系在21世纪迟早会逐渐开始和形成的。时殷弘近日在“习近平访美与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研讨会上指出:“大家都知道,规则主要是反映规则制订者的利益,规则一旦制订,后加入者就会比较被动,再后加入者就更为被动。”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中心主任、经济学院教授雷达指出:TPP的出现,正好符合美国全球经济合作、经济协调的总体思路,同时也体现了美国对于亚太的重视状况。美国人讲得很清楚,由于现行世界贸易组织本身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弊端,是要给未来世界贸易组织创立高标准的一个贸易制度,比WTO的水平和标准还要高。
“美国这个想法在TPP框架当中能否实现,本身留有很大的观测和讨论余地。全球化做得比较好的、最成功的应属欧盟,欧盟后来出现各种问题,是因为新加入的欧盟成员和老欧洲成员经济差距太大。目前就TPP而言,虽然已经扩展到12个成员国,但是这12个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结构差异非常大,这种差异能否保证美国在TPP框架当中创造一种高标准、高水准的全球贸易制度呢?”雷达质疑说。许多人说美国排除中国不愿意让中国进去,是由于国内的制度和国有企业,等等,但越南肯定比中国落后得很多,美国照样把它拉进去了,如果越南在TPP当中满足和符合美国所提出的高标准的话,中国一定能满足。
    所以说,实际上美国是在利用TPP,探索或者创造的未来高标准贸易制度,作为未来建立新的世界贸易体系,或者在建立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过程当中,能够筹集到更多谈判筹码。
    中方全面评估TPP,继续推进RCEP谈判
    对于TPP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带来负面影响和冲击,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近日对媒体表示:“所有区域自由贸易安排达成后,都可能对非成员产生一定的贸易投资转移效应。”他透露,对于TPP的影响,中方将根据有关方面正式公布的协定案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对于TPP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日前撰文指出,中国若不加入TPP,可能使得其GDP增长减少近2.2%。
    高虎城强调,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归根到底是由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决定的。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包括东盟、智利、瑞士、新西兰、韩国、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4个自贸协定,还在与有关国家共同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RCEP)、中日韩自贸区、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升级等谈判,逐步打造覆盖全球的高水平自贸区网络。以RCEP为例,其谈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最大、发展最具活力的自贸区。
“RCEP谈判包括TPP的7个成员,高度透明、开放和包容是其鲜明的特色。目前,各项谈判已取得积极进展。东盟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和RCEP谈判的重要一方,在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虎城指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10月8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亚太经济体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尽相同,应在充分考虑发展差异性、尊重发展中经济体特殊需求基础上,由各方在平等参与、充分协商、开放包容的基础上,合力推进本地区自贸区建设,各自由贸易安排之间应相互促进。
    靠拢TPP,破题还需达成中美FTA“如果中国想破TPP这个题的话,还得和美国单谈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个自由贸易协定的标准和规则要参照TPP规则来做,这样做的话,虽然我们名义上不是TPP成员国,但中美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和相互依存关系不会被破坏。”雷达指出,中美之间的经济依存度是除日本以外TPP所有成员国当中经济相互依存度、经济互补性最强的。
    中美两国关系总体态势不错,经济上不断在加深合作,“中美经济关系里出现了3个趋势性变化,一是贸易关系由过去的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发展,二是投资关系从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转变,三是科技创新由中国对美国的单纯技术模仿转向自主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莉丽指出。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日前表示,中国对TPP持开放态度,并已准备好和12国进行合作及考虑TPP。
    (以上内容由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杨虹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