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杨虹
“我们认为,与亚洲伙伴的合作最具前景。目前莫斯科与亚洲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有着密切合作,与中国内地企业也将进行一系列的大型合作项目。莫斯科未来工作的一大方向就是和亚洲国家展开合作。”俄罗斯莫斯科市负责首都建筑政策和建设问题的副市长马拉特·胡斯努林于近日在莫斯科召开的“2015莫斯科城市论坛”上对媒体表示。
美欧经济制裁以及石油价格的暴跌,卢布兑美元和欧元的汇率大幅跳水,使得俄罗斯不得不“向东看”,向亚洲国家寻求更多的资金帮助。“制裁造成的经济困难状况迟早会过去,欢迎俄罗斯本土投资者,以及国外投资者,特别是亚洲投资者参与到莫斯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我们也在修改相关法律。请相信投资莫斯科就会有回报。”马拉特·胡斯努林如是说。
基建:莫斯科投资风口
在参观莫斯科的路上,车窗外时不时能看到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有公路翻新,河堤整修,以及地铁扩建。
数据显示,2015年莫斯科计划新建90公里道路并投入使用,到2018年道路建设的增长水平预计将达到30%。到2015年年末,将有13公里的新线路、8座新地铁站以及2座换乘站将建成交付使用。在莫斯科地铁发展规划中,预计到2020年将新建160公里新线路以及78座新站台。届时,将有超过90%的莫斯科居民能够更方便地近距离搭乘地铁。“虽然受到经济制裁,但莫斯科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从未停止。未来几年,莫斯科的大型项目建设已经确定得到了资金保障,相应资金都列入了2014~2017年莫斯科专项投资计划中(即俄罗斯首都财政),专项投资计划的资金总规模为11300亿卢布(约合1130亿元人民币)。而2015年专项投资计划资金为3750亿卢布(约合375亿元人民币),能够保障300个各类项目顺利进行。”马拉特·胡斯努林指出:“在前苏联解体后,莫斯科再一次在兴建地铁站的规模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据悉,专项投资计划中70%的资金将用于新地铁站及道路建设、交通枢纽现代化以及出城交通干道的翻建,并在2020年之前将建成包含273个交通换乘枢纽在内的欧洲最大交通网。
同时,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负责莫斯科地铁WIFI无线网络的建设、致力于为莫斯科提供更为便捷的网络服务的俄罗斯高科技互联网公司,Maxima Telecom公司董事会主席谢尔盖·阿斯兰洋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莫斯科地铁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还是世界上使用效率第二高的地下轨道系统(第一是纽约)。我们正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等多家高科技企业从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来改善地下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质量。”
修改法律吸引外资
对于赴俄投资,法律风险成为包括中国投资者在内等很多外国投资者的最大担忧,他们对模糊的俄罗斯法规以及晦涩的会计准则的疑虑挥之不去。一位精通俄语,在莫斯科语言大学从事语言研究的中国学生小李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连俄罗斯人都搞不懂自己的法律。”
对此,马拉特·胡斯努林特意强调,我们正在修改相关法律,并且制订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向投资者提供配套服务。如果投资者有意愿参与莫斯科综合发展相关的项目,那么这类项目能够在国家土地委员会得到优先快速审核。比如,将优先审核并实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交通换乘枢纽建设,以及与工业园、技术产业园、技术产业带、工业区等相关的大型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另外,莫斯科还建立了与投资者的互动机制,包括城市投资管理局、创新发展中心、商业维护办公室、促进莫斯科城市资产参与经济流通办公室等。“他们的任务在于协调投资者的利益和首都发展的优先发展项目,为商业团体提供优惠的项目,以及与城市合作的透明机制。”马拉特·胡斯努林介绍说:“在与合作伙伴互动的过程中,我们正积极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并采取最为灵活的机制来促进大型项目的实施。”
莫斯科是吸引直接外国投资的大型中转站。2014年莫斯科的外国投资净流入量为110亿美元。外来直接投资公司一般均在莫斯科注册。作为全球中心之一,莫斯科正对能促进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投资项目实行优待政策。
“新莫斯科”项目期待中国内地投资,人民币结算受追捧
目前,莫斯科与亚洲国家及地区合作如火如荼,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成为与莫斯科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于投资者来说,最有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的莫过于“新莫斯科”项目,这是莫斯科行政地域划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域扩展项目,莫斯科的面积在并入莫斯科州部分地区的基础上增长到了原有面积的2.4倍。截至2014年,该地区人口为28.26万人,工作岗位为12.47万个,开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悉,在“新莫斯科”形成了12个优先经济增长点,在这些增长点将建设商业中心和科学生产、教育以及农业设施、住宅和社会基础设施以及休闲公园。预计到2035年,那里的居民数量将达到150万人,新增100万个工作岗位。
“我们期待中国投资者,尤其是中国内地投资者参与上述地域的开发,并希望进行长期合作。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们通过了决议,拟在‘新莫斯科’地域内建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纪念博物馆。”马拉特·胡斯努林透露说。
根据莫斯科政府于2014年5月与中国铁路建设集团以及中国国际基金委签订的合作备忘录,中俄合作的通往莫斯科市郊科穆纳尔卡镇的新地铁线路建设项目,正处于积极谈判的阶段。双方已经进行了数轮谈判,现在正讨论资金模式的细节。
对于资金结算方式,马拉特·胡斯努林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中俄双方经济往来中,采用人民币结算对于俄罗斯而言,很有前景。“我们和中国的大型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多采用人民币来进行资金结算。现在卢布对美元汇率有所下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有所变化,我们认为卢布和人民币之间的直接汇兑能够保障双方的利益。”马拉特·胡斯努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