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白雪
9月24日,“建构绿色金融体系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认为,“十三五”期间绿色金融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实现绿色转型的动力源泉,亟待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互联网金融等创新发展。
绿色金融成为绿色转型的动力源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绿色金融实际上是绿色发展在金融领域中的渗透,主要基点在于引领和指导经济方式的转变,核心要点在于建构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共建美丽中国的愿景下如何建构绿色金融体系,如何利用绿色金融体系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的提质增效;如何鼓励和引导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是我国转型升级成功与否的关键。
“十二五”以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绿色金融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实现绿色转型的动力源泉。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孙轶颋指出,目前多数金融机构正以《能效信贷指引》为依据,通过绿色信贷、绿色金融债以及以能效信贷为基础资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等工作倒逼“两高一剩”产业进行绿色转型,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
绿色保险与绿色证券在我国目前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绿色金融仍以信贷为主,绿色债券、社会责任投资等绿色金融创新手段将成为“十三五”金融创新的新亮点。
“绿色债券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其引入代表绿色金融发展的全新导向,既有利于缓解传统银行绿色信贷‘单兵作战’的局面,又可有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孙轶颋表示,绿色债券有望成为继绿色贷款之后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相比绿色信贷间接的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方式的绿色债券业务能够有效提高社会资金的募集效率,有效解决银行机构绿色授信的期限错配问题,为银行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对于绿色债券有特别偏好的投资者将直接降低融资成本。
对此,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介绍说,“我们会对新的产品进行较大的创新,比如现在外界特别关注绿色债券,我们也跟不少的企业做了沟通,储备了一批项目,我们希望随着政策的放开,在债券上恒丰有自己创新的非常好的产品。”董希淼认为,“此外,我们希望做一个绿色金融的平台,准备更多的合作。”
北京银行小企业事业部副总经理段红立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是要创新产品,根据市场的要求,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创新产品,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他认为,“不仅要根据需求,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时期的客户,比如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的不同客户,创新它们需要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