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富庆熙
    “烧饼郎”是浙江缙云北山村村民吕振鸿在开网店之前的“外号”。在外闯荡的10多年,他一直做着烧饼生意。到了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吕振鸿看到朋友开网店能赚钱,深受触动。当年8月,吕振鸿开始了淘宝创业之路。
“当时我们的启动资金只有4000元,一台电脑,一台数码相机,在十五平方米的客厅办公。”吕振鸿说。
“第一笔订单,赚了2块钱”。创业的艰辛让吕振鸿清晰记得拿到订单时的喜悦。到义乌进货,听说是开网店的,摊主“爱理不理”。
    半年之后,吕振鸿的淘宝店打开了销量,并逐渐平稳上升,“第一年就创下了80万元的销售额。”
    眼看着吕振鸿“点点鼠标”,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村民们坐不住了,纷纷上门要学开淘宝店。
    早在2009年,缙云县在壶镇职校建立了全市第一家淘宝大学,为从业者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团县委牵头推进电子商务咨询、培训、创业扶持各项工作。
    北山村村民吕海洋,以前在台州卖烧饼,2010年回家看村里开网店氛围很好,就到淘宝大学参加免费培训,之后又到北山狼公司实践了几天。最终,在大伙的帮助下,原本“一窍不通”的他也开起了网店,还享受到团县委的扶持补贴。去年一年赚到了30万元。
“培训时间1至2个月不等,分新手班和深造班,资费标准为每人850元,全由政府埋单。”壶镇淘宝大学负责人说。
    随着网商队伍的壮大,2012年壶镇组织成立了电商协会,并聘请阿里巴巴淘宝大学讲师为北山村村民授课。以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诚信经营。
    2013年,北山村完成了宽带改光纤工程,网速得到全面提升。
    而作为北山村所在地的壶镇每年同样拿出了100万元用于电商扶持奖励。缙云信用联社则授信北山村3000万元,助力电商发展。
    至此,在缙云县委、县政府领导,团县委主抓、商务部门主管、乡镇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推动下,以“龙头带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青年互动”的“北山模式”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放下锄头,点下鼠标,生意做成”已成为许多北山农民新的生活方式。而在“北山狼”的带领下,村民们联网创富,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吕洪锋夫妻俩以前在杭州打工,“辛苦不说,收入低,特别是孩子在家不放心”,现在夫妻俩经营一家网店,父亲帮忙给货物打包,去年网店净赚30万元。
    赵礼勇原先在永康卖烧饼,现在自创品牌“狂野者”网店,“两年赚了一百多万”,建起新房,买了“高大上”的SUV越野车。村民吕林有,全身肌肉萎缩,之前在网上打牌,赚游戏币,日子浑浑噩噩。2010年,他开始做淘宝,每年能为他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看到儿子有今天,老母亲十分欣慰。……
    致富增收的不仅仅是网店主。村民李彩萍原本是个家庭主妇,现在在“北山狼”做做打包的活,每个月工资就有2000多元,而且不妨碍照顾上学的小孩。
    “比以前舒服多了,工资高又不用起早摸黑,风吹日晒!”赵丽琴原本跟丈夫在永康开早餐店,现在在村里一家网店做客服,早上八点上班、傍晚五点下班,每月收入3000多元。
    随着电子商务风生水起,网络购物呈现破竹之势,不少村民开始寻找其他的销售产品。
    “90”后吕露斌所开的网店,卖的是电动车挡风披。“无意中发现这个产品,网上卖的人不多,于是从前年开始销售,生意不错。”
    而村民吕雄静则将当地的一个传统产业草席经营得风风火火,从2012年开始,夫妻俩着手卖草席,虽一年只做5月到9月5个月,但销售额依然超过100万元。
    据了解,除了“北山狼”,北山村现已拥有“寻青户外、风途、森林狼、佳百特”等10多个自主品牌。
    如今的北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进,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村民人均纯收入则从2006年的3311元增长到2014年的13926元,“北山模式”让村民得到实惠,村民生活越来越好,创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