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辖345个行政村,有基层党组织1288个,党员29112名。作为革命老区,蒙阴县委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去年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们以联系点永做示范点为目标,县委一班人带头,抓乡带村,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抓党建的工作局面。
县委带头落实管党责任
    主业意识记在心。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王岐山同志视察蒙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加深对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解,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建“三问”对照检查一班人的思想和行动,深入查找在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方面的差距,认识到,县委一班人不仅要对56万蒙阴人民负责,也要对长眠于地下的先烈负责,必须以对党的事业的理性忠诚和利益忠诚抓好党的建设,形成了“党建是一切工作之魂,重点难点工作从党建抓起一抓就成”的共识,从内心增强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高度思想自觉。
    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去年以来,先后16次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中央、省市委关于党建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乡镇党委建设、村“两委”换届、村集体增收等重点工作,明思路、出实招、解难题。
    常委一班人作示范。县委书记定期面对面听取乡镇党委书记汇报,教方法、找短板、促落实,带动和督促常委其他同志履行“一岗双责”,落实分管领域党建工作责任。县委常委坚持蹲点调研,每人带头帮包一个软弱涣散村、联系一个非公企业党组织,与256名农村党员群众结成联系对子。抓好乡镇党委建设这个龙头按照“抓乡促村、以乡带村”的思路,强化乡镇党委在农村党建中的直接责任和龙头作用。
    骨干力量下一线。树立岗位在村、阵地在村的“责任田”意识,乡镇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每人联系帮包1~2个示范村、后进村,直接带、重点抓。选派192名机关干部到124个村担任“第一书记”、副书记;全县345个村全部选派党建指导员,每周进村工作不少于2天,当好支部工作指导员、党的政策宣传员等“六大员”,加强对村级工作指导。
    双向述评看实效。每年年底,乡镇党委书记既向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述职,又向所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述职,通过上下互动、互学共促,做到了书记述职述党建、群众评议评党建、工作绩效考党建。
    用好考核指挥棒。县委制定出台党建工作考核办法,放大党建绩效在乡镇科学发展考核的权重,把乡镇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硬杠杠,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去年年底,专门委托临沂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各乡镇党建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逐个乡镇排名,对排名靠后的乡镇党委书记重点约谈、重点帮促,各乡镇形成了你追我赶抓党建的生动局面。
健全村级治理体系
    让老区群众过上好生活,必须建设好村班子,走出村级治理好路径。去年10月,村“两委”换届一结束,县委乘势推进以组织、运行、监督、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建设。
    选精兵用强将,建好组织体系。345个村全部一次顺利完成“两委”换届,选出了一大批讲政治、重公道、有本领、善服务、口碑好的村干部。依法按程序推选产生治安、调解等村级配套组织,各村党支部推选一名纪检委员,具体负责农村党员干部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工作,保证了村庄各项工作有人抓、老百姓的事有人管。
    抓规范提能力,建好运行体系。在县委党校举办培训班,采取现场观摩、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现身说法等形式,对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专题培训;以乡镇为单位,对1706名村“两委”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实行村干部定时集中办公和轮流坐班制度。结合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乡村文明行动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指导农村干部带领群众完善村规民约,大家事大家议共同办,提高了法制意识和做群众工作能力。
    建制度立规矩,建好监督体系。县委制定《蒙阴县村级工作运行规范》、《关于落实“三制”、引导和激励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的意见》,健全完善村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备案管理、廉洁履职等制度,使村干部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分批次开展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已审计188个村,审计资金6.1亿元,规范代管资金5518万元。
    提待遇增干劲,建好保障体系。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县乡分别设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资金。制定《蒙阴县在职农村干部补贴报酬管理办法》,增列1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提高村居干部报酬待遇,村干部报酬平均翻了一番。同时,通过鼓励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规范村集体资产承包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现在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服务意识和能力更强了。今年春夏之交蒙阴遭遇大旱,县乡机关干部到田边地头帮助群众打井抗旱,许多农村党员干部拉了水先送给老弱病残户,自己的地都是最后一个浇,全县65万亩蜜桃喜获丰收,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文/中共山东蒙阴县委书记王皓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