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齐河县坚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统揽全局工作的总抓手,一切围绕小康转、一切围绕小康干,连续五年蝉联德州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前列,成功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为全县2017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把顶层设计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首要前提。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立足齐河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确立了“五年三大步”的渐进目标:第一步,2013年进入山东省县市第一方阵;第二步,2014年跻身全国百强县;第三步,2017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前两步均已如期实现。在此基础上,国家统计局、山东省统计局等单位以齐河为范例,编制了全国第一个县级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涵盖县乡村三级小康社会建设,并于今年5月22日进行了公开发布,我们已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年度小康指标任务,有把握比全国提前3年率先整建制建成小康社会。
    二、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支撑。一是着力推进转型发展。加快推动产业内部结构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转变。现代服务业比重连续三年递增1.5个百分点以上,被评为山东省旅游强县;抢抓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机遇,建成了山东省首家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计划用两年时间打造山东省电子商务第一县。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增”,在全国率先实现大面积吨半粮、率先发布了小麦玉米质量安全和社会化服务两项国家标准,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二是着力推进区域融合发展。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圈一带”等重大机遇,努力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县。同时,突出以对接省会为重点,强化基础设施对接,济齐公交顺利运营,开创了山东省跨地市互通公交的先例。三是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发展。坚持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手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在体制机制上,健全完善了重点工作“4+10”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将县四套班子成员捆绑使用,分线推进工作;科技上,与山东大学等40多家高校院所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全县高新技术产值占比已连续4年递增1个百分点以上;人才上,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面向全国招引高端专业人才;资金上,成立县域政府投资控股集团和六大融资平台,具备了200亿元的融资能力。同时,抢抓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政府城投债发行县机遇,通过PPP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三、坚持把实现改善民生作为全面小康的最终目的。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山东省会北城”定位,投资近200亿元实施了城乡建设三年大投入计划,构建起以县城为引领、乡镇为支点、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力争用8~10年时间实现全域城镇化;在全省率先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启动了农村社区建设,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全国“人居环境共建示范城市”。二是加快民生事业发展。每年将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高标准实施了教育大惠民、城乡交通大提升等重点民生工程,城乡居民收入、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城乡低保标准等均居德州各县市首位。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三是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工程。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精准扶贫工程,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179万元,贫困人口较2012年减少了25.7%,2016年可确保提前一年使全县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致富。
    四、坚持把抓实党建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保障。已经构建起县乡村职责明晰、三级联动、一抓到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在今年6月份召开的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我县作为全国县级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一是注重发挥县委基层党建一线指挥部作用。每年年初都坚持召开一次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年度任务;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常委会议,专题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每半年组织一次基层党建工作现场观摩;每半年至少为农村党员干部讲一次党课。二是注重强化乡镇党委“龙头”作用,出台了《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规范》,明确抓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等14项主要职责,建立督查评估等4项保障机制;齐河县委将党建指标在乡镇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的权重提高到50%,对党建考核成绩突出的乡镇党委和党务干部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推荐县级干部予以优先考虑,真正让乡镇党委书记明白抓什么、怎么抓,把主要精力用在“主业”上。三是深化农村基层党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设立了农村党政管理服务中心,真正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四是注重激活农村党组织书记的能动作用。在全国创新推行了农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规范村支书职责、规范提高村支书待遇、规范村支书履职行为、规范村支书考核,打造出一支充满活力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了相关部委的充分肯定。以农机为依托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书记等村干部作为领办创办人,以村集体资产为主要股份出资入股成立合作社,开展土地“全托管”经营服务,实现村集体、社员、合作社三方受益。实施了“帮扶社区(村)上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程,设立了1000万元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基金,积极引导村支部书记通过领办合作社、新上产业项目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提前解决了齐河县“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
    (文/中共山东齐河县委书记|孟令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