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韧性发挥潜力

试论中国经济“四个没有变”②

作者: 方学
方学

   “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展现了我国经济的禀赋和优势,也表明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韧性”原本是物理学名词,指某种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是承受应力时对折断的抵抗能力。韧性越好,则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越小。借用“韧性”来形容我国经济的特征,恰当而精妙。
    众所周知,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能够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达30年之久,而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的年均增速接近10%,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多。这期间,尽管经历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经历过国企改革、价格改革、税收改革等改革的洗礼,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但中国经济却总能一枝独秀,发展强劲,充分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韧性。
“经济韧性好”是因为经过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形成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当前,新的发展动力、空间、模式不断增强,使得我国经济在面对转型压力的同时,新亮点不断涌现,也在不断积累潜力。正在大力推进的简政放权改革,将原来许多行政性垄断和壁垒打破,进而形成进一步增强韧性的重要机制。
    具体而言,一方面,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处在深入推进阶段,蕴含扩大内需的强劲需求。我国地域辽阔、产业类型多样,东方不亮西方亮、此业不兴彼业兴。同时,我国经济的支撑并非独木一根,而是充分依托“四梁八柱”,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韧性。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的结构性改革正源源不断释放红利,这有助于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把经济潜在增长率充分挖掘出来,促使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潜力足”是因为我国经济有着庞大的内需和美好的前景,在外部环境持续疲软的情况下,内需将继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有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正处在“四化”同步发展阶段,中等收入群体正在壮大,消费结构升级孕育巨大需求,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存在可观发展空间。通过资源要素整合与优化,结合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我们能够培育并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
    “回旋余地大”是由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袤、区域差异大、消费层次多等因素决定的。我国的市场空间大、经济发展空间大,在产业间、区域间已经形成相互呼应、缓冲和支撑的有利局面。从国内看,我国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和类型不尽相同,有产业转移空间;从国际看,“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推进,都将是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这些积极因素都将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认清经济基本面,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精心谋划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用更加科学的认识、更加有效的方法、更加有力的行动,去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