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 山西PPP迈出第一步

作者: 赵超霖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赵超霖

    11月26日,两个内陆省份山西和四川,巧合般地同时在太原和成都召开各自省份的PPP项目推介会。与四川发布项目756个,估算总投资额6975.26亿元这样“大体量”不同的是,山西推介了首批国家级PPP示范项目3个、省级PPP示范项目9个,总投资规模373.95亿元。
    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此前山西省PPP的牵头部门对于推广PPP态度较为谨慎和保守,在财政部第一批PPP示范项目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1043个PPP推介项目中,都没有山西项目的身影。此次推介会的项目规模虽然不大,但可以看到的是山西省已经迈开了脚步。

从无到有的山西PPP

    截至目前,已经有浙江、河北、河南、内蒙古等至少16个省份举办了PPP项目推介会。而福建省和山东省的推介会在北京举办,云南省在上海举办,目的皆是面向全国征集社会资本合作方,推动本省区域经济发展。相比于其他各省份声势浩大的PPP推介活动,山西省首次PPP推介会有着一种“初试牛刀”般的低调和务实,所推介的项目数量和资金规模都是最小的。
    与四川省推介会在五星级酒店举行不同的是,山西省财政厅不算宽敞的4楼会议室座无虚席,山西各市、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新闻媒体齐聚一堂。“下次应该找一个更宽敞的会场。”山西省财政厅负责人小声嘀咕道。
    在今年9月底财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206个示范项目中,山西省有3个项目入选,分别是:太原市晋阳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项目、太原市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项目和长治市污泥餐厨(垃圾)处置项目,总投资41.5亿元。
    在此之后,山西省财政厅又确定了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长治市污水处理项目、运城市大西高铁客站周边片区项目、阳泉市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晋中—太原城际铁路项目、祁县文化中心和周边配套设施项目、临汾市河西污水处理厂项目、临汾市龙祠水源净水厂改扩建项目和太原市循环经济环卫产业示范基地(园区)9个项目,作为全省首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总投资332.45亿元。其中,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177.08亿元,占据了总推介项目资金规模的53%。
    从第一批示范项目到第二批,山西省实现了从无到有。但与全国各省份发展情况相比,显然还不是领先梯队。山西省财政厅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武志远在会议中表示,“与全国相比,山西省PPP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偏小。”在财政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中,山西省仅有3个。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入选数量偏少,只占到全国的1.5%;投资规模偏小,只占到全国的0.6%。与其他各省份的差距明显,周边各省份中河北省入围13个,占比6.3%;陕西省入围5个,占比2.4%;内蒙古自治区入围9个,占比4.4%;河南省入围41个,占比20%。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山西省所入选示范项目占全国的比重都很小。

PPP推广冷热有因

    如果我们往深里探究,不难发现各地冷热不均的个中缘由。各地方政府不同的财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能力、市场化思维,以及市长个人的态度都会对PPP项目在该地区的推广落地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参与了国家发展改革委PPP项目库筛选工作的中国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赵超霖/摄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成彬就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社会资本是理性的,地方政府同样是理性的。而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很穷的地方,政府想搞PPP,没社会资本来。很富的地方,社会资本想进来,政府又不干。结果往往是不富不穷的地方PPP项目落地比较多。”今年5月,徐成彬在做项目筛选时的一个感受就是“特别落后的省份上报的项目特别多,但最终落地的可能就很少。特别富裕的地方上报的就比较少,因为它觉得没有必要做PPP,政府有钱做直接投资。”
    上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上海也没有项目被收录在国家发展改革委PPP项目库中。济邦咨询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徐玉环就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上海其实是开展PPP模式最早的地区之一。但上海由于地方财政收入情况较好,并且政府(或城投公司)拥有较为成熟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经验,对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可由政府自行建设运营,或者通过城投公司运作。在不放大债务量的前提下,没必要把地方政府有限的资金用来补贴社会资本。
    而山西显然是另一类了。尽管PPP模式在我国也已经有20多年的实践,但在山西还是属于新鲜概念。“山西身处内陆,市场观念落后,政府管理方式陈旧,对于PPP所倡导的理念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转变。”山西省财政厅地方金融处处长常锦全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这样解释山西省的“慢启动”,“在经过长期的宣传和培训后,全省各级政府对于PPP有了全面的认识,认识到这不仅是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更是一种机制的创新。所以现在各方面的热情都很高,发展势头非常好。”

首批项目探索

    对于并没有多少PPP项目运作经验的山西省来说,入选首批省级示范项目的阳泉市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是山西省在PPP项目探索中的“排头兵”。
    根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总投资估算为2.5亿元,规划建设12万吨/日的处理量,出水水质设计标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采用BOT的运作模式,社会资本为山西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工程于今年9月开工,预计年底通水,已完成投资7500万元。项目建成后,进水、出水水质达到要求,政府向格盟国际支付污水处理费1.42元/吨。
    阳泉市水务局局长申志纯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阳泉市此前仅有这一座污水处理厂,无论处理规模还是污染物去除效果,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和国标新要求,改扩建势在必行。阳泉市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是国家环保部和山西省政府要求的“十二五”必须完成的重点项目。“此前山西的水利行业都是习惯于拿自己的钱自己干事,但政府财力有限,项目又必须要建,为此我们运作了很久。原先也考虑过政府直接投资,或是BT亦或者利用外国政府贷款,但是最后还是认为PPP模式是最优选择。”
    申志纯表示,PPP模式的优势很明显。“PPP模式既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还可以引进大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同时还能降低项目运行管理的风险。政府擅长协调、征地、提供项目建设中的政策支持,社会资本的优势在于资金、项目管理和技术团队。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互利互惠,风险共担,有利于公用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政府的角度,申志纯觉得项目运行最困难的是前期阶段。“财政评估和银行贷款对于PPP项目的要求都比较高,所需要的手续和材料更为繁琐。物有所值评价、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需要规范地执行,我们还聘请了专业的咨询机构,前期咨询费就100多万元。因此我认为1000万~2000万元的小项目就不值得做PPP了。”

相关链接

山西PPP项目可享受哪些金融优惠政策?
    1.对PPP示范项目前期费用给予奖补。今后,对列入省级和国家级PPP示范项目的,山西省财政将按照项目总投资额给予项目实施单位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补助PPP项目可行性研究、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前期费用及其他相关的费用支出。
    2.对存量债务转化项目给予奖励。存量债务清理核实后,在财政部确认的2014年底山西省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中,鼓励各级各部门筛选适合实施PPP模式的项目,制定债务转化方案和PPP项目实施方案,按规定审批后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通过实施PPP项目减少上述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省财政将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
    3.山西省正在运作设立总规模200多亿元的PPP融资支持母基金。通过股权、债权或股权债权组合等方式投入PPP项目,加大对PPP项目的支持力度。其中,已经与首创集团、兴业银行合作设立了总规模128亿元的人居环境PPP投资引导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当中,以有效破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