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之道须高于诈骗之魔

作者: 陈禹安
陈禹安

    沟通的效果和沟通对象的特性大有关系。同样的内容,说给不同的人听,效果往往大不相同。这条传播学上的基本法则近日以一种令人愤慨的方式再一次得到验证。
    杭州一名高二的女生突然失联,随后家长接到了索要500万赎金的电话。对方声称,孩子被他们绑架了。这样的情形似乎并不出人意外。但奇怪的是,一天后,孩子自己回家了,根本没有被绑架,也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她只是一个人去了一家偏僻的小旅店住了一天。
    这背后的关节是,女孩中了电话诈骗的招。骗子自称是某地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并报出了女孩的全名、身份证号码,甚至还有新的手机号。随后,骗子诈称女孩的的身份证被犯罪分子盗用了,必须马上处理。
    这套骗术一点也不新鲜,早就被用烂了。如果骗子的诈骗对象是成年人,这一套东西恐怕已经没什么市场了。但现在,骗子把罪恶之手伸向了尚未成年的孩子。对于涉世不深的孩子来说,要识破骗子的伎俩就不那么容易了。
    后来,这位女孩依照骗子的“指示”,拿了家里的三万钱,汇给了骗子提供的账户,然后一个人找了家小旅店住下,以免自己的事情牵连父母。
    骗子的可恨之处在于,不但利用孩子的年少无知,更利用了孩子对于父母的关爱。孩子在骗子的蛊惑下,为了保证父母的安全,而一个人独自在旅店默默等待承受。而这段时间,又正是骗子的精心设计,用来向父母勒索500万的赎金!
    事情的经过并不复杂,却引发我们的深思。我们不得不问,骗无止境,骗无底线,当骗子开始对准孩子下手时,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这样的社会生活呢?防止诈骗是不是真的将成为孩子必备的生存素质呢?这样的诈骗行为,对于孩子与家长乃至全社会的情感伤害已达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难道我们真的对骗子毫无办法,只能通过提高自身的防骗意识和技能来加以逃脱吗?
    其实,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诈骗行径不可能不“雁过留痕”。骗子所用的电话、银行账户虽然经过精心的伪装。但在“大数据”、“云计算”面前,早该原形毕露。这些神乎其神的互联网技术,在商业领域掀起了一阵阵的狂潮,为什么不能早日应用到防止诈骗或侦破诈骗上来呢?
    事实上,骗子们不但“精心钻研”诈骗技术,也“精心钻研”互联网技术,这些高科技手段早就被他们运用得滚瓜烂熟了。技术固然重要,意识更加重要。魔已经高了一尺,道必须高到一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立即付诸行动,我们的社会才不致于不得不支付过于沉重的情感成本和经济代价,才有可能更加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