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青春的华裳梦

——中学校园汉服实践手记

作者: 杨梦醒 李芝琦
资料图片
杨梦醒 李芝琦

    “我是刚从高三师姐的手里接过了‘灼华汉服社’的大旗,但是,我觉得压力还是蛮大的。因为师姐前两年把汉服社带得风生水起,特别是在学校的社团文化周上做了一次汉服展演之后,灼华汉服社不仅在师生中小有名气,还多次受到校长的表扬。我可不能辜负了师姐的心血啊!”北京首师大附中高二学生胡昊洁说,她的神情认真中带着一丝自豪。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提倡和重视,国人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近些年来,以汉服为代表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回归。作为基础教育重要园地的中学校园也孕育出了越来越多的汉服拥趸——这些师生穿起汉装华裳,普及汉服知识、推广传统民俗礼仪,将教学生活与汉服文化紧密相连,成为中学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汉服社团:为校园内传统文化代言

    相比刚才提到的灼华汉服社,地处西城区的北师大实验中学的“子衿汉服社”成立更早,社员也更多。“子衿”出自《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名句,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古人优雅飘逸的服饰。社员们学着成年汉服复兴者的范儿,见面也互称“同袍”(穿着共同的衣裳一起为复兴汉服努力之意)。每到清明、端午、重阳这类传统节日,汉服社的社员们就会穿上自己心爱的汉服,在校园内外举办各种与古代民俗文化有关的活动。吸引同学们体验传统过节方式的同时,他们也不忘科普汉服文化。从起源、演进的历史,到款式、纹样的门道,都说得头头是道,俨然一群汉服“专家”。
    “灼华”、“子衿”,只是当下中学生汉服社团雨后春笋般发展的缩影。据了解,仅北京市区就有十多所中学拥有独立的汉服社,而零散的中学生“同袍”几乎遍布北京的所有中学。与文学社、考古社、民乐社等社团相比,汉服社往往有着吸引力强、入门容易、活动影响大的优势,而且社长社员大多对推广汉服有强烈的责任感,这使得不少中学的汉服社发展很快,有的在文化类社团中迅速成为“一枝独秀”。胡昊洁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要让首师附喜爱传统文化的每个同学都成为灼华的一员”。

礼,是更深的印记

    网上曾流传着一组图片,是韩国和日本年轻人的成年礼。鲜明美丽的民族服饰、稚气未脱但庄重认真的脸庞让人深思——原来成人礼可以是这样的,那我们中国的成人礼去哪了?中学生现在参加的多是学校的成人仪式,身着校服、集体宣誓,对于喜爱传统文化的同学来说,确实难以打动人心。于是有了北京101中学墨荷汉服社等校的女子笄礼,“弃尔幼志,顺尔承德”……“眉寿永年,享受遐福”……,古典的冠礼、笄礼(分别是古代男子、女子的成人礼)在中学校园中逐渐兴起。
    去年春天,灼华社的高一学生吴鹏宇在东城区府学胡同的“文丞相祠”参加了一场祭祀活动。作为参礼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身着祭服的吴鹏宇不仅为屹立至今的指南树和镌刻在墙壁上的《正气歌》所感染,更被整个庄严肃穆的氛围深深打动:不管是参礼还是观礼的每一个人,都在虔诚地表达着对这位先贤的敬慕之情。传统礼仪所产生的感染力,在此刻胜过了任何教育方式。
    而在西城区的历代帝王庙,一场由北京汉服协会(即汉服界知名社团“汉服北京”)主办的大型演礼活动——射礼也拉开了帷幕,子衿社的社员在社团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专程前往观礼。观礼之后的交流中,社员刘佳茜这样说道:“作为全程观看了这场礼仪活动的中学生,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比如射箭时讲究‘发而不中、反求诸己’,这告诉我们凡事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有‘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的理念,教给我们竞争也是要守规则、讲秩序的。”

汉式校服,梦还远吗?

    近年来,校服改革的话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据腾讯网的调查,超过七成学生对现有校服不满意,运动校服款式一成不变、千人一面成为主要“吐槽点”。更有学者尖锐地指出,这样的校服会奠定一个民族随意、松垮的气质。传统校服款式单调、缺乏文化内涵,既难以适应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更无法满足青少年越来越强烈而多元的文化意识和思想追求。
    现在,许多中学已经尝试迈出了校服多元化的步伐。譬如北京十一学校在2013年就推出了超过40款校服供学生自由选购,学生可根据场合选择不同的服装:逢大型礼仪活动穿西装制服,体育课则穿运动服。随着新式校服的不断出现,很多学生也有了“汉式校服”的梦想。
    汉式服装,是当代人设计出的具有一些汉服特点和传统文化元素的服饰,即网络上所说的“汉元素服装”。汉元素虽然不是传统汉服,但具有制作简单、用料节省、穿戴方便、设计空间大、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生活等优点。汉式校服与传统的运动校服相比,对引导学生优雅的言行举止有积极作用,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此外,这种校服更适合课堂、家居、校外活动时的生活环境,也与越来越多的中国式的节庆仪式相得益彰,对常见的运动校服和西式校服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枝繁叶茂,离不开阳光雨露

    作为新鲜事物的汉服回归,需要一部分人群对传统文化认可和支持,也需要一个逐渐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汉服能够走进管理严格、相对封闭的中学校园,离不开校方、教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包容。灼华社成立之初,有汉服的同学并不多,社联特别申请了专款为社团购置了公有汉服;在参观了几场活动后,校领导即为汉服社指定了有国学专业背景的指导老师,还为“雅集”提供“国学教室”作为固定的活动场地。子衿社的何老师本身就是北京汉服协会的成员,不仅在活动策划、礼仪指导、服装出借等方面给社团很多指导,还在校内外“同袍”的帮助下自编教材、开设了汉服选修课。
    有了学校和老师的“特别关照”,很多家长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逐渐宽容、接受,经常可以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校园外的汉服活动,也有不少家长主动给孩子买汉服作为生日礼物。
    然而,由于大多数的教师、家长仍对学生参与汉服活动持怀疑观望的态度,认为孩子穿汉服怪异,担心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加上中学生课业压力大、思想尚不成熟、组织能力薄弱,大多数中学的汉服社团存在建社难、活动难、维持难的问题,发展壮大更是举步维艰。针对汉服推广在中学校园的处境,北京汉服协会会长郭素扬呼吁道:“传统文化的复兴如同参天古木再逢春,青少年对其强烈的认同就像老树上抽出的嫩芽新枝,希望社会各界一同呵护浇灌,给这些穿汉服的孩子们更多理解和支持,未来必将枝叶扶疏、硕果累累。”
    (作者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杨梦醒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中2013级15班李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