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机遇创优势 奏响时代强音

天津市武清区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作者: 张立冬 许会松 张巳初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王敏
经过多年发展,武清开发区发展龙头地位日益突出
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T17~T20图片均由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宣传部提供
张立冬 许会松 张巳初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王敏

    地处京津冀核心区域的天津市武清区,是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举办地,坐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政策辐射,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书画)之乡”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美誉。这里,携区位、交通、环境、产业等多重优势叠加,正昂首阔步地走在全国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过去一年,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武清区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亮眼而喜人的经济社会发展“答卷”: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9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50亿元,均比上年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50元,比上年增长10%。

着眼创新发展 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2015年,随着武清开发区和京滨工业园、京津科技谷、汽车产业园纳入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分园,武清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依托一批正在加速成长的协同创新载体,资源实现集约利用,技术实现集成创新,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其中,武清创新社区引进北大科技园、清华小镇等优质项目200余个,天赋前沿、新媒体科技等9家众创空间投入运营,其中3家通过市级认定。
    创新载体配套功能日趋完善,创新主体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年新引进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16家高校院所,累计达到67家;新增北航智能制造研究院等转化项目20个,累计达到70个,众多“中字头”科研院所和“国家级”高等院校的“阳光雨露”使武清区焕发勃勃生机。此外,武清区在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的同时,扎实推进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分别达到301家、6482家。
    就拿天津大学与武清区合作共建的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来说,该研究院目前拥有国家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合成生物、海上风电结构与施工装备、智能化精密测量等技术工程研究中心3个,已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科技创新、产业促进、技术服务、战略咨询的协同创新平台和政产学研用合作基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就是发展第一生产力的第一资源。在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中,内容涉及建筑、化学、精密仪器的25个创业团队,70余名“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等教师,近20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与高端科技相伴而行。
    2015年10月,武清区与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共同签订了《“通武廊”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下一步,三地将在人才信息共享、人才交流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政策均衡、产业协同、创新要素流动、人才交流密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人才发展新格局将逐步形成。
    为打好人才工作这场持久战,武清区形成了“1+14”的人才规划体系和“1+12”的人才政策体系,同时,每年拿出上一年度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千分之五作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为战役的全面铺开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出台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到落实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从制定实施天津市人才“绿卡”制度办法,到增加医疗健康、人才公寓租赁、配偶就业、培训讲座等“自选动作”,从深入开展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到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投入使用,除了有为有位的工作环境,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和拴心留人的服务环境也已成为武清区人才环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40余个市级以上人才平台在这里孕育尖端科技成果,“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等800余名高层次人才在这里创新创业,甄永苏、蔡鹤皋等9名“两院”院士作为区政府顾问在这里激荡智慧。
    不仅如此,武清区还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坚持高端引领、整体推进,有“格”而不拘“格”,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教育卫生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遍地开花。

着眼协调发展 产业转型加快推进

    微型机器人抖动着钢铁翅膀展开欢迎横幅,小型机器人踏着音乐节拍演绎“最炫民族风”,大型机器人精确地运送货物……2015年6月9~10日,第二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在武清区举办。会场内,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各领风骚,展现着一个新的产业方向。
    谁占据了机器人产业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未来制造业的主动权。随着机器人峰会连续两年在武清区举办,这里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作为国内首家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代步设备运营商,纳恩博科技有限公司的10余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其在自平衡车安全及控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该区已引进包括都林、爱智微、天瑞博等行业龙头和多家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项目在内的30余家机器人企业。
    从一处而窥全局。众多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集群共同汇聚成为武清区实现率先发展的产业优势。以天狮集团、红日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中兴云计算、太平洋电信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之千企转型和民营经济培育所取得的效果,使其未来发展后劲十足。2015年,该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15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企业转型451家,新增市场主体1.5万家。
    在调结构、促转型上的多措并举,使武清区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截至目前,武清区电子商务产业加快聚集,亚马逊、阿里巴巴、唯品会等全国电商B2C业态前20强中19家落户区内,全区电商及关联项目达到300余家,2015年销售额突破千亿元,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得益于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优质的行政服务环境、特别是浓厚的电商产业氛围,天津市首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和达伦多跨境商品直购体验中心在武清区正式投入运营。现如今,农村网上购物与本地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融合发展在这里变为现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市民足不出境即可买到种类丰富、安全可靠、价廉物美的跨境商品。
    高端商贸、休闲旅游等服务业态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囊括100余个高档家居家饰品牌的米兰创意空间项目一期工程进入尾声,美国本土以外全球首家NBA中心项目加快实施,北运河旅游带提升工程顺利推进。未来,它们将与佛罗伦萨小镇、威尼都商业中心、凯旋王国主题乐园等共同构成武清区商贸旅游“矩阵”。
    此外,武清区围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完成6万亩种植业结构调整,建成武宁路现代农业示范带,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300余家,推动90%以上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农产品上线、直供直销等新模式加速推广,环京津地区蔬菜基地、奶源生产和肉类供应基地有序发展。

着眼绿色发展 环境品牌显著提升

    2015年,武清区新增造林10万亩、植树560万株,占天津市造林总面积近20%,再创历史新高。目前,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位居华北地区平原区县前列,京津“绿肺”功能更加凸显。
    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使武清区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举办地。2015年8月18日,第三届绿博会正式启幕,历经近两年建设筹备的绿博园精彩亮相,在这里只需半日便可尽览神州胜景。这座栽植树木近千种、十万余株的天然“氧吧”已成为广大市民的绿色科普基地、植绿护绿基地、休闲游目的地和天津市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丰碑”,同时为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动“绿色”协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高标准承办绿博会的基础上,武清区踏着“四清一绿”工程的激昂旋律,围绕全域水清目标,完成龙凤河故道等7条重点河道渠系治理,实施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改造和规模化养殖场整治;全面启动农村生活散煤清洁化治理,推广应用清洁煤炭17万吨、清洁炉具12.7万台,完成22台锅炉改燃,工地扬尘、秸秆焚烧等专项治理加快推进,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和PM10三项指标大幅下降;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持续高压祛除“病根”,长效机制保证“疗效”,城区市场外溢、占道经营等一批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一片片绿屏彩带、一条条清澈河流,加之近年来打造的北运河、津北森林公园、大黄堡湿地等“生态样板”,点缀交错出一幅美丽武清的唯美画卷。
    环境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如何平衡?武清区用多年的探索实践给出了答案:对所有入区企业进行严格筛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一律不允许进入的“一票否决”制已成为这里不可触碰的一条红线。
    舍得用“金山银山”来打造“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反过来又成就了更多的“金山银山”。企业和人才用“脚”投票,为武清区的“生态内功”点赞。河湖水秀、草木双清成为这里集聚优质资源的“绿色资本”和“金字招牌”。
    “兴天云谷作为一家以云计算产业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载体和信息平台,要建立办公、产业配套、研发孵化、总部为一体的综合型科技社区,对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而武清商务区正是我们的不二之选。”招商局集团兴天云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文勇这样说到。
    随处可见的清水碧波、建在家门口的自行车健康绿道、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环境建设正在成为武清区发展的头等大事,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福祉也正在一点一滴提升着这里百姓的幸福指数。

着眼开放发展 优势资源加速聚集

    招商打硬仗,园区主战场。
    近年来,武清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围绕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分别在京津冀“两市一省”交界处和天津自贸区东疆港建立高村科技创新园和自贸区武清园,目前,两个园区累计引进融资租赁、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等优质项目350个。
    上述两个园区只是这里园区发展版图的两个“新面孔”。2015年,武清区通过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开放平台作用明显增强。其中,武清开发区发展龙头地位日益突出,中欧产业园一期投入运营,全年引资到位额120亿元、实现税收110亿元;武清商务区高端化发展步伐加快,国际企业社区一期全面建成,爱链科技、并行科技数据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快速集聚;4个市级示范工业园新增引资到位额200亿元,成为引领开放发展的新支点。
    双国家级品牌武清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京滨工业园、京津科技谷、电子商务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等市级示范工业园的“四轮驱动”,武清商务区、高村科技创新园、自贸区武清园的“多点开花”,20多年来武清区立足土地集约、功能集成、产业集聚,举全区之力打造的优质产业平台目前都已成为带动全区开放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如果说园区平台是支撑,那么优质项目就是核心。2015年1月,京滨工业园与世界500强企业北汽集团旗下的北京北内有限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由北京北内有限公司建设发动机和零部件生产基地,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10亿元、年税收近1亿元。
    不仅仅是北内,众多大项目、好项目纷纷在武清区“落地生金”。2015年,该区引进超亿元项目90个,新增中瑞新能源、北汽内燃机等首都项目1726个,搜房网等37个行业龙头落户区内,全年引资到位额超过600亿元,项目呈现向高端制造、科技研发、“互联网+”、新兴服务业聚集的新特点。
    2015年7月31日,比亚迪首辆新能源客车在武清汽车产业园正式下线。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基地是华北地区首个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主打产品纯电动大客车续航里程达到250公里,居国内同类产品领先地位。截至目前,项目一期已竣工投产,年生产能力达到6个系列、3000辆电动大客车。除比亚迪新能源客车基地外,武清区通过强化项目投资建设全程服务,重点落地项目均已全面启动建设,148个市级大项目全部竣工。

着眼共享发展 民计民生持续改善

    ——交通便民成果丰硕。京津城际武清站提升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京津塘高速下朱庄出入口、京津高速高村出入口相继建成通车,完成高王路、杨崔路拓宽改造,出租车经营秩序得到规范,公交服务实现城区全覆盖。
    ——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示范镇建设有序推进,10个村街拆迁改造启动实施,6000余名群众迁入新居;加快推进老旧社区改造、清洁村庄建设和基础薄弱村提升,首批395个村街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教育卫生事业取得新进展。完成镇街医院、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与北京友谊医院等9家京津知名医院建立合作关系,5个合作项目启动运行;天狮国际大学建设进展顺利,杨村第一中学、英华国际学校、黑利伯瑞国际学校等品牌校享誉京津冀,完成了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和高中校现代化达标任务。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武清区影剧院投入使用,图书馆、博物馆吸引客流超百万人次,文化中心“两馆一院”被评为国家级优质工程;成功举办天津国际马拉松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一批大型体育赛事,点亮广大市民丰富多彩生活。
    在织密织牢民生网的同时,武清区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天津市委的要求上来,深刻汲取天津港“8·12”事故教训,以最严格的标准、“零容忍”的态度,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整治行动,累计发现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万余项,关停取缔问题企业和违规油气站360余家。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出台《安全武清建设实施意见》,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施工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各领域安全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得到切实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