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同城:让德阳站在发展新起点

作者: 赵祉铣
    德阳将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十三五"时期将加快建设500个以上重大项目。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赵祉铣

    德阳作为四川经济大市,去年9月,“成德绵”(成都、德阳、绵阳)被中央确定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作为德阳“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德阳市制定了全面创新改革《决定》和《方案》,确定了多条政策举措,为德阳在成德绵协同创新一体化发展中创新发展、加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成德同城:德阳的两个“一号工程”之一

    四川省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科学描绘了未来四川发展的宏伟蓝图。德阳坚持以“五个五”为统领,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成德同城化两个“一号工程”为重要抓手,精心谋划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努力实现“一高两率先”目标(发展增速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走在前列,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一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根本指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效提高,更好地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是以“五个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着力在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改革开放、新型城镇化、全面小康领域走在全省前列。
    三是以“五十条创新政策”为动力源泉,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四是以“五个协同”为实施路径,推动成德同城化新突破。加快建设成都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重点推进与成都在区域规划、产业布局、交通建设、城市品质功能、政策机制上的协同发展。
    五是以“五百个重大项目”为重要抓手,加快形成经济转型发展新支撑。德阳将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十三五”时期将加快建设500个以上重大项目,涵盖五大类,包括建设“五环五轴”交通体系等一批基础设施大项目,建设东汽重型燃气轮机等一批工业大项目,谋划建设黄许千万吨级物流综合园区等一批服务业大项目,建设城市综合管廊等一批城市功能大项目,建设中国微创国际医学中心等一批民生发展大项目。
    
成德同城:德阳条件好、辐射作用大

    推动德阳“十三五”发展,实现“一高两率先”目标,德阳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距成都最近。成德同城化条件最好,辐射作用最大。
    二是产业基础雄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础良好,化工、食品饮料、医药、航空等产业门类齐全,职业教育等科技资源丰富,企业技术研发力量较强。
    三是政策机遇有利。成德绵被国家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德绵创新可以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政策共用。
    四是平台优势明显。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中国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级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综合保税区等平台,为德阳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成德同城:德阳将重点推进“五个协同”发展

    如何推进成德同城化?德阳将重点推进与成都在区域规划、产业布局、交通建设、城市品质功能、政策机制上的“五个协同”发展:
    一是区域规划协同。围绕多规合一、全面对接,主动对接成德两市“十三五”规划,协同制定经济、交通、产业、土地、社会事业、生态等重点领域规划,研制重点接壤区的专项实施规划,形成全领域、全覆盖的同城化规划体系。
    二是产业布局协同。坚持错位发展、竞相发展,利用成德两地产业互补性强的特点,优化两地产业布局,支持成都建设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中心,德阳则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基地。
    三是交通建设协同。核心在于抓好综合交通体系的全面对接、无缝对接。
    四是城市品质功能协同。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与成都全面对接,同城同质同功能。
    五是政策机制协同。围绕法人享受与成都一样的政策、自然人同城同待遇,着力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出台推动成德一体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成德同城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德阳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