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面临挑战:在两难决策中让人们有获得感

——多位知名专家谈新常态下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政策取向

作者: 吕昱江 马芸菲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吕昱江 马芸菲

    当我国享受了30多年的“人口红利”将走向末路,我们如何发动新的资源配置,既拉动经济又保障“人”的权利?近日,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办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16(第十三届)”上,多位专家围绕新常态下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靠创新完善社保体系、靠保险来精准扶贫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本版编辑特摘录其中精彩观点,为“十三五”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提供建议。

要用社会政策对人进行保护

    蔡昉(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任何时候都会有对立面,一类是劳动者的社会保护,另一面说任何社会救助政策都会有它的依赖性,而这个依赖性会伤害劳动力市场的激励,降低劳动参与率。
    大家现在都在讨论中等收入陷阱,最典型的一些案例发生在拉美国家,而拉美国家一个弊端就是,在蛋糕不大的情况下,它过早、过重的做了广泛的承诺。同时我们也知道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欧洲,也有福利过度化的倾向,也成为现在结构性改革推进的阻碍。
    2014年农村16~19岁的人口到达峰值,之后是负增长,农民工的转移速度也越来越慢。很显然,这个急风暴雨式的资源重新配置的效益就越来越少,需要新的资源重新配置。其实三大产业是一个大的资源重新配置,那么在不同的行业之间还可以重新配置资源;再进一步,在一个行业中,企业间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你也是这个行业的企业,我也是这个行业的企业,那么我们的生产力差距如果还存在的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生产力低的部门不应该存在,那么它的资源、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应该由生产力更高的企业来接管。做到这一点,叫作“创造性破坏”。
    创造性破坏是一个比较经济学的概念,更具体地来说,要让能够进入、想进入的企业没有壁垒,没有优势的企业就应该退出去,该死亡的就死亡,不能像僵尸一样存在,那么,这样就可以发动新的一轮资源重新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当然创造性破坏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不破坏就不能创造,因此我们要破坏,但过剩产能可以破坏,没有效力的僵尸企业可以破坏,甚至不再有竞争力的岗位、技能也可以破坏,但是有一个东西不能破坏,那就是人,就是劳动者。因为劳动这个生产要素不一样,它的载体是人,而人是不能破坏的。但我们又称岗位可以破坏,那人和岗位怎么分开呢?有两种办法,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我们也曾经尝试保这个岗位,但是和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背道而驰,当然在那个时代是必须的,没有办法。但是在今后就不能这样,保护这个岗位就保护了这个行业、这个企业,也保护了落后。但是人不能破坏,因此这个时候不要让我们的产业政策解决人的问题,要让社会政策对人进行保护,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政策托底和创造性破坏之间的关系。
    刘世锦(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很多人说供给需求什么意思啊?我认为它是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段时间,主要想用需求刺激政策来解决问题,其实也就是必须要通过供给侧的改革。为什么说市场在这个中间起作用呢?现在我们说去产能,我注意到的现象,去产能,其实我国最近几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现在改革很难,困难很多,特别是人口问题。另外一个是出口行业,过去30%以上的增长率,现在也是负增长了,有些企业经营不下去了,有些企业跑到越南去了,还有一些老板跑路了。
    当然,人一定是要保护的,现在有两种保护的办法,一种是养一个亏损的企业,再一个是让企业放手,该死就死、该生就生,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末调整的问题,其实现在思路很清楚,就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人的问题。

目前的社保体系如何创新?

    胡晓义(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十二五”以来我国的社保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的社保体系制度更加完备,覆盖范围更加广,水平也更高,资金的实力也更加雄厚,这都意味着我们应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心里更有底。
    但是目前我们的社保体系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前些日子“炒热”的一个话题,就是退休人员该不该缴纳医疗保险?其实呢,如果是一张白纸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设计,但是现在我们毕竟有现实的状态,有了一个路径依赖,就是退休人员不交费,而可以享受相当于个人账户的医疗待遇。
    通常,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从政府角度怎么考虑呢?要考虑非常严密的一个平衡性或者过渡性的安排,比如说定什么人交、什么人不交,允许有一些人不交。比如说能不能通过锁定定额的办法来锁定它的利益损失,这也是一种选择。再有一个,有没有替代性的办法?我给你提供相当于门诊统筹的福利,来替代缴费损失。如果我们把这些事情都考虑周全了,公告社会了,我想不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弹。
    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就是说一定要照顾到现实,因为很多问题都是这样,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比如说现在,大家要呼吁降低社会保险费,中央也做出决策了,这边要少交钱,那边要多给钱,就是如此这类的两难性问题非常多,需要我们谨慎处理的。所以建立一个非常理想的模式,这只能存在于幻想当中,实际当中是没有的,实际当中大多是理想与现实的两难选择,我们创新一定要照顾到现实。
    孙祁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社会保障制度要协调发展,第一个是建立社会保障的底线思维,社会保障核心目标不能动摇,我觉得这是我们应当要遵循的一个基本的原则
    第二是做好分段走的准备,符合基本国情来做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发展和改变。
    第三是要实现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协调发展。如果说我们政府和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按照相互默契的原则,那么这个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会越强,这也是被国内外的实践证实的。在这个领域里,我们不能让市场完全发挥作用,这是不可能的,但如何实现两只手协调的运作,这恐怕是我们需要高度关注和考虑的问题。
    最后,我们做社保制度的改革,以及跟其它宏观经济方面的协调发展,不是在完美的市场与不完美的政府之间选择,也不是在完美的政府与不完美的市场选择,而是在不完美的市场和不完美的政府选择,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承认市场和政府都有优势,但也有固有的缺陷,如果能认清这一点,我们就不会给出过高的期待,产生之后我们再批判、反思、重新颠覆,构造这样一个体制。

靠保险来精准扶贫

    陈文辉(中国保监会副主席):现在脱贫应该是全社会抓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第一层,除了社会保障,金融保险在脱贫中间将起到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金融保险与财政直接扶贫相比应该说有它独到的优势。
    首先,放大效应,比如说一个群体一万人、十万人,或者说保险是覆盖11亿人,它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普惠,但是对于个人有放大的效应。之前,我在宁夏也碰到这样一个小微企业,交了9千块钱,很不幸遇难了,后来得到赔偿。第二个是金融,金融也在保险上体现得非常明确,比如说你投了农业保险,没有灾害,我觉得是非常幸运的事情,如果有了,可能由此导致因灾返贫,那么我们的保险就可以精准地给一个补偿,所以在推进金融扶贫上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个是末端金融扶贫领域,这体现在征信方面。我在宁夏调研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养牛的大户,他说虽然这几年没有发生灾害,没有得到赔偿,但是因为投了这个保,银行认为这个保单可以拿去做征信,马上就能给贷款。他说过去养了几千头黄牛,但是这些牛是活的牲畜,银行不接受作为抵押品,现在有了保险就可以了。所以这种保险,通过征信功能会支持信贷扶贫,这个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实过去对于保险资金投资这方面,我们是非常谨慎的,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保险资金,资金量大,喜欢做大单业务,比如说我们做招商局的40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做高铁1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这也符合保险资金量大、期限长的特点。所以我们之前对这个东西关注得并不够,这两年发现保险资金可以对扶贫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比如农业保险,有小额保证保险,银行敢放款了。当然了,可能做这个收益没有那么高,也比较辛苦,但是我觉得为了三农、为了脱贫攻坚,我们觉得这是非常值得做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行业、作为一个公司来说应该有这种社会责任跟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