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下绽放的艺术奇葩

——丹东市晶涛景泰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成长纪实

作者:
图为刘晶涛在向徒弟传授技艺
刘晶涛的父亲刘福贵在向女儿传授技艺
廊坊万达酒店9.5×7.5米《清明上河图》作品制做中
为沈阳万达酒店制作的立体拼装式珐琅画(18米×8米)成品
廊坊万达酒店9.5×7.5米《清明上河图》安装完成
刘晶涛祖父刘发永青年时期制作景泰蓝
原辽宁省省长把晶涛景泰蓝画作为礼品送给外国友人
    2014年11月,经过4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丹东市晶涛景泰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办公大楼建成。面对崭新的研发中心大楼,一向不喜欢照像的公司总经理、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晶涛情不自禁地在大楼前拍下了一张照片。对她来说,这个研发中心是她多年梦寐以求的场所——1993年公司创立至今,已经过去了20个年头,而截至今天,这已是她第八次“乔迁”。八次,每一次“乔迁”都有一段不同的经历,每一次“乔迁”都有过难忘的故事,每一次“乔迁”都凝聚着她辛勤的汗水,每一次“乔迁 ”都书写着她创业的艰辛与创业的坚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庭作坊式的工艺美术小厂,经过20余年的艰苦创业,经过20余年的锲而不舍,经过20余年的传承与创新,获奖无数,获得的赞誉无数,好评如潮,一跃成为辽宁省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凤城、丹东乃至辽宁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公司总经理刘晶涛成为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辽宁省较年轻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之一,她用青春和热情在自己传承与发扬光大景泰蓝珀晶画艺术之路上越走越光明。
    2001年8月,个人作品《民族魂》,在第三届中国艺术精品双年设计展上,荣获创新艺术金奖。
    2004年3月,个人作品《清明上河图》荣获全国礼品艺术品博览会“中艺杯”礼艺作品评比大赛金奖。
    2008年8月,个人作品《马到成功》,在辽宁省迎奥运“红山杯”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荣获银奖。
    2009年3月,刘晶涛的《景泰蓝珀晶画的制作工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910010650.3。
    2009年11月,作品《蒸蒸日上》在中国第十届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荣获个人作品银奖。
    2011年3月,作品《山居春色》在第46届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暨家居用品交易会上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优秀奖。
    2012年3月被辽宁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评为省级工艺美术“优秀企业”。辽宁省工艺美术行业理事单位。
    2013年6月被评为辽宁省妇女手工制品创业就业基地。
    2014年11月晶涛景泰蓝品牌商标已成功注册。
    2014年12月辽宁省文化部门正式授扁丹东市晶涛景泰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艰苦创业 锲而不舍

    景泰蓝珀晶画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之一,一般来讲一幅画需要经过设计、制图、绘图、制版、烘干、掐丝、点蓝、再烘干、磨砂、装裱、配框等十几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不可能制作成优秀的作品。”对此,刘晶涛感触刻骨铭心。景泰蓝珀晶画成品令人赏心悦目,可是对于刘晶涛来说,走在这条艺术之路上却并不是充满鲜花。“可以说,自己是一路跌跌撞撞过来的。”制作景泰蓝珀晶画的十几道工序中,最重要的是磨砂和点蓝。仅磨砂一项,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刘晶涛一直处于探索、失败、再探索的状态。因为不同的季节温度不同,不同的温度,也有不同的比例,如果处理不好,有的画磨砂经过一二年就爆裂了,更甚者,有的磨砂面仅仅做成半个小时就爆裂了。损失了钱财不说,对人的意志也是一种极大的消磨。“伴随着磨砂面的爆裂,那一刻,我的心碎了!”刘晶涛用这样的话语形容自己的心境。
    创业的艰辛远不止这些。晶涛公司的前身是凤城市原杨木乡的一个乡镇小厂,十几年前,厂子到了破产的边缘,因为效益不好,先后有4个厂长,没干多久相继摞了挑子,当时有6名工人,其中3个年岁已大退休在家,实际上干活的只有3个人,再就是40万元的外债、工人半年未发的工资。厂子没法活了,人们想到了有着“祖传”传统、从小喜欢美术,从鲁迅美术学院进修归来、当时正在乡里的一所小学任代课教师的刘晶涛。
    充满理想的刘晶涛几乎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她决心在自己喜欢的景泰蓝艺术世界里实现自己当艺术家的理想。可是,没想到问题接踵而至,听说刘晶涛上任了,债主一个一个找上门来。担子全压在这个从未经历过大事、一向以胆小著称的只有二十几岁的小姑娘肩上,刘晶涛累病了,发起了高烧,一连几天,挂了11个吊瓶。她向债主承诺,给她点时间,她要让厂子转起来,挣到钱,一定会还钱给大家。
    身体刚有好转,刘晶涛便和厂里的一个保管员、一名会计商量,他们三个人每人从自己家里出点钱,你三百他五百,总算筹集到一点原料款,开始进货、制作。
    可更难的还在后头,因为原来的技术工人基础差,图纸画得不好,做起来也粗糙,错误五花八门,画中的人物口眼歪斜,本来是路口,却用栏杆给堵死了,错别字更是随处可见。
    起初制作的画没有规格,想做多大做多大,随意性很大。有一次,一个客户跟刘晶涛谈好要15幅画,作为礼品送给外地的朋友。刘晶涛高兴极了,高兴地把库存的画包起来,送到客户手中。可是客户一看,一下子愣了,“你这画有大有小,我的朋友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礼品我怎么送好?”结果,这一单生意泡汤了,她当时伤心又上火。
    大家不相信一个黄毛丫头能够干好这个厂子。痛定思痛,刘晶涛意识到,要想占有市场,必须有过硬的技术、有叫得响的精品、有强烈的市场观念。她暗下决心,她从图纸画线开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画,在制作的时候,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检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她拜师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徐荣初教授,学习油画、素描和工笔等技艺,1996年到沈阳工业大学学习企业管理,同时,每年都要到景德镇等地学习相关技术。
    刘晶涛对艺术的痴迷到了忘我的地步,那一年,她怀孕了,可是厂子里的工人在工作,她放心不下,一直坚持在工作中,腿站肿了,她全然不顾,父母不在身边,婆婆早世,人们劝她回家休息,她不但不走,甚至等工人都下了班,她还一个人加班,第二天,孩子在她的忙碌中降生了,好险!
    就这样,十几年坚持下来,刘晶涛掌握了景泰蓝珀晶画几十道工序的全部内容。在此之前,她的工厂已经7次搬家,厂子的规模一次比一次大,产品一个比一个精。2009年第十届国际工艺精品暨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在杭州召开,刘晶涛只身带着十几幅作品到杭州参展,几天下来,撤展的时候,当别的展出商不得不将作品包装运回的时候,她却卖出了所有带去的作品,同时,还带回了大量的订单。并获此次奖项银奖,她说真的心中充满了喜悦。
    “这是我第8次搬家了!但这次与以往不同,我将把这里当作‘大本营’,要把它建成新产品、新工艺研发的基地,公司发展创业历程的展厅,全体员工创业立业的大舞台,我要让更多、更好的景泰蓝珀晶画走向四面八方……”站在新的大楼前,刘晶涛有了新的梦想。

传承不怠 创新不止

    在刘晶涛的办公室里,有几张照片、几件景泰蓝作品并不显眼,可是,刘晶涛却倍加珍惜,因为,这里面凝聚着景泰蓝珀晶画技术的传承。正是从祖辈的传承中,她的血液里流动着艺术的因子,续写着景泰蓝珀晶画制作的艺术之梦。
    刘晶涛是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珀晶画的传承人,她深知对于这样一个民族工艺来说传承的重要,所以,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向长辈、前辈学习的机会。但是,她也深深地感受到,要让这一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光有传承不行,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朴实、真诚,是她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2010年,作为丹东市的一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刘晶涛在全省推荐作为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的36位候选人中名列前位,但因为辽宁省只有3个名额,她最终没能成功闯入。刘晶涛说:“我是全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年龄最小的,能够进入前十名,已是对我最好的肯定,我还要向那些前辈学习,相信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拿到国家级大师的称号。”
    刘晶涛充满信心。信心来自实力!实力来自学习和创新!
    2009年12月5日,丹东市晶涛景泰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按照北京万达集团订单制作的长9.5米×7.5米的巨幅景泰蓝珀晶画《清明上河图》顺利完成,被正式悬挂在该集团的大厅里。“北京那么大,难道没有可以制作景泰蓝画的,万达集团为何舍近求远,到凤城来购买?”面对提问,晶涛公司总经理刘晶涛不无自豪地说:“北京是很大,也有制作景泰蓝画的,但是能够做得像我们这么大的,能够做得像我们这样精的在全国也没有几家。
    而时至今日,刘晶涛一直与万达集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她的作品伴随着万达集团发展的触角也已延伸到各地。而万达集团的需要,同样也促使刘晶涛和她的公司走不断创新之路。“近两年,我们先后有3项专利获得国家批准,分别是立体拼装式珐琅画、铜胎掐丝珐琅画和双面玻璃珐琅画,这些我要感谢万达集团,是他们‘逼’我们发明创造的。”刘晶涛说。万达集团每一个酒店都要求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风格,比如说,沈阳万达集团大宴会厅里需要一个18米、宽8米的大型景泰蓝画,画面由3朵牡丹花组成,共用268块景泰蓝才能拼出一幅作品,而且不同于平常的磨砂面,是立体的。这种画制作起来难度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刘晶涛没有退缩,她和她的团队经过数月的攻艰克难,终于解决了难题。
    与万达集团的合作仅仅是一个案例。十几年来,他们生产的景泰蓝画累计达万幅,数万平方米。这些画作为具有丹东特色的礼物已经被省市多个部门作为对外交往的礼品传递到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及港台等地区。至今,在辽宁省政府的会见大厅里仍然摆放着由这家公司生产的珀晶画——《旭日东升》。而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规格的珀晶画也走进千家万户。凤城景泰蓝珀晶画已经成为丹东对外宣传的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传承与发展,光靠自己不行,刘晶涛深知此理。这20多年来,刘晶涛女士先后安置下岗再就业女工达100余人,其中招聘下岗女工及轻残员工30余名,使他们掌握了基本的景泰蓝珀晶画制作技术,有了一技之长,提高了生活水平。刘晶涛亲自创作和参与指导设计的作品达万件,为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民族工艺文化品牌,传播景泰蓝文明,提高城市知名度,发展地方文化经济,促进对外交流,创建和谐社会环境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为了使传统和创新、古老和现代、艺术和生活互融,使景泰蓝珀晶画作品具有生命和性格,刘晶涛一方面注重深入生活,寻找创作灵感,另一方面在钻研传统技艺、提高创作技巧的同时,注重开阔思路、集思广溢,借鉴中西艺术经验,探寻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她的作品线条刚劲有力,手法行云流水,作品所展示的一切都是独特的,那流畅的金属丝线条,粗犷的天然彩釉,自然丰富的颜色,配上各种图案,每幅画都使人驻足观望,引人注目。刘晶涛最具代表性作品——《清明上河图》(长9.5米、宽7.5米),气势磅礴、工艺精湛。此作品是刘晶涛女士历时150余天亲自设计创作出的艺术精品。
    为了实现景泰蓝珀晶画的高增值、全利用、多种产品的深度开发,刘晶涛采用现代工艺产品开发设计理念,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结合传统技艺,研发出一套既传承了传统手工技艺精髓,又具有科技含量的新一代景泰蓝珀晶画制作工艺,成果技术工艺在国内尚属首创。
    辽宁省书法家辽砚传人章永军为晶涛景泰蓝珀晶画亲笔题词:“一枝独秀”。这四个字,正是晶涛景泰蓝珀晶画品牌与个性的写照。

开拓市场 圆梦之旅

    “再好的作品卖不出去,藏在深闺也是白搭。要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要走出去,让人识,让人买!”刘晶涛从创业之初,就确定了两轮驱动战略:一方面要开发新产品、培育品牌,一方面要大力开拓市场,做好产品营销。
    然而,刘晶涛并不讳言,最初的销售是靠口碑相传。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单纯靠这种“营销”方式已远远不够。刘晶涛又开始钻研营销学。十几年来,她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探索了代理营销、设置专卖店营销,参加政府、民间组织的各种展销会营销、网上营销等多种模式,销售收入逐年上升,企业知名度与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她的公司已在北京、天津、沈阳、南昌、杭州等十几个城市有了自己的专卖店,同时,与大集团、其它省市旅游景区等大客户合作,为其量身订做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精品。
    如今,晶涛景泰蓝珀晶画被广泛用于家庭、宾馆、会客室、商场、歌舞厅、酒楼等场所,同时,也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高雅艺术品、民族文化和国际交流的高端商务礼品、;民族艺术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大中城市代表风景形象画等,被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所喜爱。
    2009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几年来,丹东、凤城两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凤城市提出了大文化发展战略,科技、经信、财政、民族、妇女等部门对刘晶涛的文化产业给予大力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大动力。
    “按照当前的发展势头,明年我们的作品产量将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也有急切的心情扩大生产,并且要进一步加强对景泰蓝珀晶画的研究,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扩大产品壁垒,抢占市场销售的制高点。”刘晶涛提出了下一步的打算:一是建一条景泰蓝珀晶画生产流水线,改变企业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同时对现有传统景泰蓝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进行现代改造,形成一套成熟的新型景泰蓝制作的工艺流程。二是成立辽宁省民族景泰蓝珀晶画研发中心,弘扬光大景泰蓝传统文化,进一步开展景泰蓝制作工艺调查工作,深入挖掘景泰蓝传统工艺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内容;对健在的传承人建立完整档案;将搜集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存档。建立景泰蓝珀晶画工艺陈列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扩大景泰蓝珀晶画工艺品牌知名度。不断丰富景泰蓝珀晶画的品种,完善技术工艺,实现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生产管理的完美结合。
    晶涛景泰蓝珀晶画这朵艺术奇葩,正在美丽的凤凰山下越开越艳!(文/王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