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寿龙
在交通法眼里,每一个司机和每一个车都是一样的,并无具体的身份和等级之别,也不会顾及相互之间的情感关系。所以,交通法的秩序是一个无中心、网络化、开放式的纯粹“扩展秩序”——微信也是如此。
这一秩序具有很强的原始性,所以扩展的关系之间非常密切,具有原始秩序的信用结构,但却缺少扩展秩序的抽象性和规则性。所以,微信结构中,人们以为非常小众的互动,经常会出人意料地变成公众事件。因为微信结构自身缺乏抽象性,其引发的公众事件也往往具有强烈的原始秩序的情感色彩。
在交通秩序里,大家几乎都是陌生人。路上开车,偶然见一个熟人,相互之间打个招呼,这是非常小的几率。经常发生的是,在扩展秩序中,人们往往会因为短暂的接触,尤其是相互之间的行为影响,而暂时形成一个原始秩序的关系:两个人开车相互受影响,继而开始斗气,然后开始相互进行危险驾驶,进而威胁到扩展秩序——其他车辆和驾驶人的行车安全。在这里,一个礼让,就会让人与人之间形成一个很愉快的原始关系,但这种关系一般没有后果,很快就消失在冷冰冰的扩展秩序中。所以,交通秩序中的原始秩序往往是斗气的秩序,也往往是冲突导致车祸的秩序。
所以,对于驾驶人来说,认识到交通秩序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扩展秩序,交通法规也只是冷冰冰的抽象规则,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冷冰冰的规则,很多情况下会与原始秩序的规则相冲突,导致让人很不服气,觉得自己情感上受了伤,觉得自己很窝囊,被坐在副驾驶上的老婆或者朋友看不起:你怎么老是争不过别人呢?作为生活在原始秩序中的人,被“别”一下,总是感到非常不舒服,轻者口吐脏言,重者就让这种不舒服转变成一种斗气行为,回头追上去也去“别”一下。一来二去,就出现了危险的驾驶行为,甚至发生了车祸。不仅伤害自己,还可能进一步伤害无辜的其他车辆和人。
很多车祸是无法避免的,但有些车祸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你认识到行车秩序是冷冰冰的交通规则构成的扩展秩序,你和他并不需要情感关系,包括愤怒的关系,人们只需要基本的信任和期待,扩展秩序中的行为无关原始秩序的情感和行为。当然,这里唯一需要考虑的原始秩序要素是,尊重人,就像尊重自己,爱车就像爱自己。这种人类最基本的原始秩序准则告诉你,在交通这一扩展秩序中,即使对方严重违章,你也需要注意避让,确保自己的驾驶行为不会伤及对方,当然更不能伤及自己,以及无辜的第三者。原始秩序的生命第一准则,远远高于交通秩序里的责任准则:你不可以合法地去撞击违章车辆,因为这可能伤害你或他的生命。
所以,写微信和开车,其实没多大区别,都需要我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保护自己,保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