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杨虹
“多哥是西非经济货币联盟8国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15国成员国之一,成员国之间货物自由往来。也就是说,中国投资者在多哥面向的是一个3亿多人的大市场。”日前,西非多哥总统福雷于在京召开的“中非产能合作——多哥推介会”上告诉中国企业代表:“多哥是西非最为安全的投资目的地,我们热烈欢迎你们去多哥投资兴业。”
福雷表示,通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多哥已经成为西非最稳定的国家之一。通过实行大规模的宏观经济改革,多哥在经济的各个领域进行结构性改革,连续4年实现经济增速超过5%,吸引了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大量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
2012年8月,招商局国际联合中非基金投资1.85亿欧元,与地中海航运公司合作实施洛美港集装箱码头项目(洛美自治港是整个西非地区唯一的自然深水良港),获得码头35年的经营权,码头建成后年均最大为220万标箱。这是中国企业在多哥参与实施的首个BOT(建设-经营-转让)形式的投资项目,获得了中非基金的资金支持。
“虽然取得了这些进展,但我们也知道经济潜力还没有开发出来。”福雷表示,目前多哥在农业、工业、矿物以及服务业还有很多的投资机会,在基础设施、交通、能源、水、电信等方面,多哥还有很多的投资需求。他表示,欢迎中国企业家继续去多哥投资兴业,并承诺多哥政府会尽最大努力保障中企在多哥投资的财产安全和运营便利。“我们国家的政府部门会竭尽全力为你们的工作提供便利,为你们提供透明迅捷的服务。”这位总统说。
对于福雷的阐述,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尹宗华与会表示,中多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多哥是西非的门户,区位优势明显,转口贸易、棉花、磷酸盐等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潜力。
据介绍,多哥目前正实施“发展通道”战略,大力发展经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据悉,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华为、中兴、威海国际等一批知名企业已经在多哥落地生根。中国企业参与多哥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进程意愿强烈。尹宗华表示,希望到多哥投资兴业的中国企业积极开展属地化经营,为多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福雷也对中国为非洲经济发展提供的帮助表示了高度称赞。他表示,2015年中非双方在约翰内斯堡峰会期间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定,帮助解决非洲发展中遇到的3个瓶颈: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失、融资困难、以及人力资源素质的问题。福雷还对于中非“十大合作计划”,表示高度的赞赏。
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多哥第一大贸易伙伴。据海关统计,2015年两国贸易总额达23.97亿美元,中国出口商品以机电和大宗传统商品为主,包括轻纺、机电、家电、家具、汽车、摩托、高新技术产品等;中国进口商品主要有棉花、锯材、废金属、可可豆、腰果等。截至2016年一季度,我国对多哥累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约3.6亿美元,各类投资企业约130家,涉及领域为公路、制糖、木材加工、医药、商贸、饭店等。
据悉,除了具备西非市场的免税优势,多哥还是《科托努协定》缔约国,原产于多哥的97%的产品可以以免税、免赔额进入欧盟市场。另外,多哥还被美国纳入了“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受惠国名单,很多原产于多哥的产品可免税向美国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