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中国提升服务业,英国力打“金”字招牌

作者: 杨虹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杨虹

    伴随着中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的环境也在不断优化。但中国服务贸易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够,国际竞争力相对不足,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
    那么,如何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除了练内功,借鉴他国先进经验也不失为好策略。日前,第四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召开。本届京交会主宾国——英国驻华使馆公使罗廷出席英国主题活动并表示,中国“十三五”规划强调发展服务业,而英国在服务业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金融业,英国愿助力中国服务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两国服务业未来的合作空间广阔。

中英服务贸易合作空间大

    目前,英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实际投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国。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15年,在两国货物贸易额下降3%的情况下,中英之间的服务贸易额逆势同比增长35%。英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服务贸易伙伴,中英服务贸易额占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总额的3.7%,比上一年有所提高。”马社指出。
    英国是世界服务贸易的强国,在金融保险、创业设计、教育、医疗和旅游等各个服务业领域发展都很发达,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中国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马社说。
    马社表示,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0%以上,我国政府正在上海15个省市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重点对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等制度建设进行探索,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准入。“我们希望能够借鉴英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愿意从英国进口更多先进的技术和服务,推动双方企业的深化合作,扩大两国服务贸易的规模,提升发展水平。”
    “选择英国作为第一个京交会的主宾国,体现了主办方对英国作为世界服务贸易强国的认可,以及中英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合作的期待。”罗廷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英国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只有1/5是与服务贸易相关的。随着中国服务贸易的放开,两国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合作。作为服务业最大出口国,我们有能力支持中国。英国GDP的3/4来自服务业,在金融、医疗卫生、教育、娱乐等服务业发展领域有丰富的经验,而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发展服务业,英国愿意在这方面支持中国,与其深化贸易领域的交往。”同时,英国是对外国投资持开放态度的西方国家之一,罗廷表示欢迎中国企业在英投资。
    2015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英国女王的邀请成功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将中英关系提升到面向21世纪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启了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其间两国领导人达成了重要共识和成果,其中“加强服务贸易的务实合作”就是双方广泛、深入探讨的四大主题之一。
    
金融业打头炮,沪伦通协商进展顺利

    金融服务业被认为是英国最有竞争力的行业之一,给中国的金融业以很大支持。中英两国于2008年建立了副总理级经济财经对话机制,在对话框架内两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已经开展了良好的合作。
    2015年,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英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以创始成员国的身份申请加入了亚投行。在当地时间2016年5月26日,中国财政部在伦敦发行价值人民币30亿元(约合3亿英镑)的人民币国债,是首支中国财政部在香港以外的离岸市场发行的人民币国债,这也成为双方金融合作所取得的又一大进展。
    罗廷表示,伦敦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也是除中国香港之外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英国将一如继往地支持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希望我们能够把金融方面的专长和专业机构带到中国,助力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总裁卫可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伦敦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紧密合作,拟推出的沪伦通进展顺利。”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亚太区董事谢毅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沪伦通”、“港伦通”的构想,以及中国企业的离岸绿色债券也将有望为两国开拓新的金融合作项目。

支持“一带一路”,英国有先天优势

    那么,英国的金融服务行业有怎样的实力?将如何助力中国发展?谢毅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布局来讲,英国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沿线上的许多国家关系密切,欧亚大陆桥虽然没有到达英国本土,但是有很多国家是前英联邦国家,无论是经济、语言、文化、政治等方面有非常高的熟悉度和认可度。”
    另外,英国此前就与“一带一路”中的很多国家有联系,到目前为止,伦敦证券交易所已经吸引超过15个“一带一路”国家近240多家公司在伦敦上市,它们总市值超过270亿美金,而且历史上这些公司已经在伦敦市场上融资近1000亿美金。在“一带一路”没提出之前,英国金融服务业已经融入其中。
    “还有,伦敦证券交易所是非洲以外的最大的非洲企业上市交易场所,非洲国家在这里上市的企业超过在非洲本土上市的企业。伦敦证券交易所和很多伦敦金融城的金融服务机构一样,对”一带一路“区域有相当的了解度,而且我们的业务已经深深植入到这个领域里,这也是我们天然的优势。相对于其他的国家金融服务业来讲,伦敦有这样的先发优势。”谢毅指出。
    罗廷也表示,英国积极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希望英国的“北部经济引擎”计划能与“一带一路”对接,将英国北部经济区打造成制造业中心。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有丰富的经验,英国在服务业有完善的体系,两国可以联手在第三国家市场,如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