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对年轻干部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各方面要坚持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营造一种公平公正、有为有位的良好环境,引导年轻干部把干事创业与发改事业发展进步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推进事业进步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要引导年轻干部做到政治上强、业务上精、作风上硬;又要以人为本,更加关心全委干部职工特别是年轻同志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徐绍史指出。
国家发展改革委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造就了一支政治素质较强、专业化能力较高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增强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监督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年轻干部持续健康成长。
——实施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坚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秉公用人,唯贤是举,不搞平衡照顾、论资排辈,让年轻干部感到尊重,看到希望,增强发展改革荣誉感和归属感,防止产生暮气惰气怨气。加大统筹推进力度,选拔使用一批70后司局长、80后处长、90后优秀年轻干部,构建机关干部队伍中坚力量,形成梯次结构。力争在3~5年内,45岁左右的正司长、40岁左右的副司级干部数量有明显增加,35岁左右的正处长数量力争达到10%。
——持续优化年轻干部晋升渠道。基于年轻干部的能力特点和既有交流经验,有针对性地向各个方面输送优秀干部,在严把“入口”的同时,积极畅通“出口”,有效利用各种组织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支持年轻干部多途径发展。充分发挥宏观调控部门干部站位高、视野阔、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到位等优势,为中央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输送更多干部人才,把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打造成干部培养成长的重要“练兵场”和“蓄水池”。
——突出多岗位锻炼,不断激发年轻干部新状态新作为。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加大轮岗交流力度,坚持集中交流与日常交流相结合,岗位轮换与分工调整相结合,提拔交流与平级交流相结合,委内交流与援派、挂职锻炼、驻外及委外发展等相结合,推进机关专业性司局与综合性司局之间、业务岗位与党务岗位之间,以及机关、委属单位与国家物资储备系统及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之间的干部交流,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
——突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年轻干部的全球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注重适应中国国际地位变化和经济交往日益密切的需要,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等重大战略任务,注重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干部国际化、全球化视野,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坚持从严管理与关心爱护相结合。深入落实中央关于从严管理干部的各项要求,坚持组织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从严管理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引导和推动年轻干部懂规矩守纪律,积极主动关心爱护,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同时,注重加强日常管理与保障。弘扬发展改革部门讲政治、讲大局、严谨务实、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坚持事业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加强人文关怀,改进后勤服务,下大力气解决经济适用房协调争取、集体宿舍维修改造、子女入学入托、医疗保障等实际问题,努力解除干部后顾之忧,打造讲感情、比奉献、增才干的团队文化,让年轻干部找到归属感,促进人与事业协调发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各尽其能、携手共进”的良好氛围。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改革报联合采写;本篇执笔: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宋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