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
近日发布的《安永全球IPO市场调研报告:2016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和香港的IPO市场在2016年经历了增长缓慢的半年,这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对于中国大陆经济增速放缓和货币贬值的担忧所致。与2015年同期相比,2016年上半年IPO市场交易宗数从2015年的232宗降到了101宗。筹资额也大幅下跌,从2015年的404亿美元降至105亿美元。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何兆烽表示,从交易宗数来看,香港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是2016年至今全球范围内最活跃的两个证券交易所。目前,中国大陆和香港还有着大量正在准备上市的公司,因此,今年下半年IPO市场的展望会比较正面。
香港IPO筹资额表现强劲
何兆烽分析指出,从筹资额看,香港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2016年上半年全球十大IPO交易中,香港主板就占了三席。
报告认为,由于一些小规模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推动,科技、传媒和电信、金融、基建与零售和消费品行业呈现出最为活跃的势态。然而,就筹资额而言,金融行业就使得其他行业相形见绌了,中国大陆的银行迫切地渴望通过上市来获得增长所需的资金。通常情况下,在A股进行IPO所需的时间较长,这也使得大量的内地银行转而选择了香港上市。2016年上半年香港三宗最大的IPO交易中,就有两宗属于内地银行:中国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均于今年3月在香港主板上市,分别筹集19亿美元和9.89亿美元。
工业企业领跑A股IPO宗数和筹资额
该报告指出,中国大陆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63宗IPO交易,筹资49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则是187宗交易共筹集237亿美元。
何兆烽分析说,今年在香港和中国大陆的资本市场,中小型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在大陆的IPO交易中,有67%的公司筹资额少于7500万美元。与去年上半年相比较,平均筹资额从2015年的1.27亿美元下降至7800万美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无论是在交易宗数还是筹资额方面,工业行业在大陆的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在交易宗数上领先于零售和消费品行业以及能源行业。何兆烽称,从整个市场来看,由于投资者可以持续取得可观的回报,他们依然对A股IPO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张宁宁透露,“现在已经有超过800家公司准备在中国大陆上市,而有意开启IPO流程的潜力公司也同样不在少数。然而短期内,证监会将对市场状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并会相应地对新上市的公司数量进行调节。”
张宁宁表示,相比较之下,香港IPO市场在2016年下半年预计能够迅速升温。有相当多的拟上市公司正等待着合适的时机,这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大型企业的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