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奉贤:创建河道“身份证”,合力破解治水难

作者: 张朝登 闵琦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朝登 闵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界的淡水总量是大体稳定的,但一个国家或地区可用水资源有多少,既取决于降水多寡,也取决于盛水的“盆”大小。这个“盆”指的就是水生态。
    在上海,“盆”的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在陆地上。水环境治理,是上海治污能力、产业结构、农田禽畜牧场治理状况的综合反映,与人口、产业、安全和综合环境息息相关。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的上海,水环境是最重要的发展基础之一,也是“十三五”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短板”问题。“上海必须始终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持之以恒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到明年底,上海所有中小河道、断头河要基本消除黑臭状态,水域面积只增不减。”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调研水环境治理时,发出了上海治水的“集结号”。
    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推进黑臭河道综合治理、改善城乡水环境面貌,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提升人居品质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实现“奉贤美、奉贤强”的重要生态基石,市民群众迫切期待,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要用“可检查、可考核”的新措施,解决“反复治水”难题,在奉贤实现治理黑臭河道全方位、全覆盖,全力以赴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奉贤区最近创新建立河道“身份证”,摒弃以往“单兵突进”的单项河道整治,以“控源截污”治理为优先选择,以“岸水联动”的“先行治岸,同步治水”思路实施综合治理,打响了上海治水“第一枪”。

创新:河道配了“身份证”

    水污染问题成因复杂,既有现实和客观因素,也是治污水平、产业状况、农田禽畜牧场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整治成果很容易反复。
    “目前上海水环境的突出问题反映在中小河道和断头河,已经到了下决心打一场水环境‘攻坚战’的时候了。”韩正指出,要由市里牵头,环境和水务部门负责对全市中小河道和断头河的黑臭断面进行全面排摸,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拿出整体整治规划,多管齐下坚决整治攻坚。这场“攻坚战”,郊区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贤是“主战场”,必须全力以赴向全市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作为上海治水“攻坚战”的“主战场”,奉贤区委区政府清醒认识到,必须要摆脱“治反复、反复治”的局面。污染源治理是根本,其中,摸准污染成因是实施精准治理的基础,也是确保治理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