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地方真抓实干——为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干事创业,推动形成主动作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国务院决定,根据每年国务院大督查和日常督查情况,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激励支持。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就此发出通知。
▲生态破坏和环境风险——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6年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近日陆续向地方反馈。17日,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进行了反馈,认为十八大以来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当前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仍较突出,部分环境保护工作推进落实不够,局部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风险问题不容忽视。
▲推广装配式建筑——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近日表示,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要全面落实装配式建筑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全面形成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要加快形成一整套装配式建筑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三大结构体系的技术规程。
▲农村改厕成约束性任务——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住建部负责人表示,住建部等部门正在研究编制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十三五”规划,农村改厕将作为“十三五”时期必须完成的约束性任务。住建部总经济师赵晖近日表示,农村改厕将作为“十三五”时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任务。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中40%左右是因病致贫的,而饮水不安全、如厕条件差、环境不卫生又是造成疾病的重要原因。
▲双季稻再创新纪录——11月19日中午,在广东省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3000斤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测产验收组测产后宣布:该项目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项目实验获得成功,并创造了水稻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
▲首例“沪港通”操纵案——证监会18日宣布近日查处一起利用“沪港通”交易机制跨境实施操纵市场的典型案件。该案件非法获利近3亿元,是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两年来查处的首例跨境操纵市场案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两地证监会对加强执法合作有高度共识,将继续以协作查办此案为契机,建立更加高效完善的跨境执法协作机制,共同保障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平稳顺利推进。”
▲异地看病报销更便捷——长期以来,异地就医报销流程复杂广为群众诟病。国内已有8个省份签署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算报销服务协议,明确协议省份内参合患者经转诊至协议省份的定点联网机构就医,便可享受出院窗口直接结算报销服务,异地看病报销将更加便捷。签约省份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海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
▲“双11”期间快递11.2亿件——国家邮政局18日发布监测数据,今年“双11”期间,在11月11~16日的6天时间里,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件11.2亿件,派送7.9亿件,全网运行平稳顺畅。从统计数据看,快递业务量峰值出现在11月11日,当天各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2.51亿件,同比增长52%,也刷新了我国快递最高日处理量的纪录。
▲海洋探索提速——我国的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大洋二号”)和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蛟龙号”母船)即将开工建造,建造时间约为28个月,预计2019年3月交付使用。两船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我国全面开展大洋国际海域资源环境的综合调查能力,同时也将大大提升我国海洋探索的探测能力与研究水平,为实现我国海洋科技中长期规划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信息化排名显著提升——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2016)》,报告显示中国的信息化排名从2012年的第36位攀升至2016年的第25位。中国信息化发展在产业规模、信息化应用效益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经位于全球领先位置。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侯帅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