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潘晓娟
2016年在经济转型大环境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呈井喷态势。来自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的7020家境外企业进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96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3%。一项由金融数据提供商迪罗基(Dealogic)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跨境并购总额1739亿美元,同比增长68%,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跨境并购最大收购国。这些数据意味着,我国资本正在深刻影响着全球的产业格局。
近日于京举办的几场论坛上,海外并购成为与会人士热议的话题。一桩桩跨境并购数据靓丽,更让那些准备“出海”的企业跃跃欲试。然而放眼全球,英国脱欧、美国大选后,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在国内企业热衷海外并购的大潮下,面对着日益复杂的国际宏观形势,我国资本的跨境并购之路还能否顺利如初?不断参与海外“买买买”的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并购做成更精明持久的生意?如何应对风险实现成功并购?时近年终,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业内相关人士,以求寻找答案。
企业掘金并购“蓝海”
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我国目前正在构建经济全面开放新格局,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在全球生产链位置的前移,都要求我国企业提高海外资产配置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重组呈现升温趋势,并购领域日趋多元化,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来进行产业整合和促进结构升级,使得企业自身技术和品牌实力不断增强。参与到“走出去”并购潮流的企业越来越多,一些地方政府也把并购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积极给予一定的推进。
据了解,在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万达收购AMC、美的收购东芝等一系列知名并购交易推动下,2016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以创纪录的速度发展,早在今年年中就已超过去年全年交易额。
中国并购合作联盟发起方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杨毓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目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要靠创新来驱动,如今的创新需要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条件,客观上离不开跨境并购的支持和推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在提到核实企业对外投资项目时也强调,“对外投资保持较快发展,对于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续仍将坚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投资管理方式。”
“即将过去的2016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供给侧改革给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引。”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在日前举办的2016中国并购合作联盟并购高峰论坛上指出,从国内来讲,我国面临着更为现实、更为急迫的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需求。在国际上,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不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并购重组的趋势却呈现了井喷,不仅在规模上远远超过了去年,在并购领域上也更加多元化。
来自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结构转型有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是自我创新,这需要一套体制机制的建设和改进。另一条路径就是海外并购。企业重大资产并购重组交易活跃,传统产业兼并整合、产业升级的诉求明显,新兴产业内部也存在大规模整合的需求,这些都将是未来并购市场良性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统计数据中可窥一斑:从1990年到2014年的20多年中,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最重要的部分是能源类和资源类。到了2015年,海外并购领域前三名分别转变为高科技、制造业和消费类。
外部因素难阻中企并购
一项针对中国企业的调查也显示,86%的中国企业负责人表示所在企业未来两年内仍将寻求海外并购。然而近期,一些诸如“中国企业停下收购步伐”、“中企海外并购将放缓”之声此起彼伏,令市场各方对于海外并购业务前景有所担忧。
对此,中国并购合作联盟发起方民生银行投行部相关人士表示,将积极支持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实现跨越式增长和发展,支持企业去收购和兼并优质的项目、技术和品牌。从长远看,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客观上都需要形成与海外并购的良性互动,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海外并购前景依然光明。一家刚刚收购某欧洲企业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海外政治环境动荡可能会延缓并购的进程,但企业发展客观上需要跨境并购,所以未来并购依然是企业重要的战略方向。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海外一些政治事件对市场冲击不断,投资者对于中美关系以及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立场的担忧,短期内会对企业推进跨境并购形成制约。从目前来看,开放式的创新,客观上也离不开跨境并购的支持和推动。对于企业来说,创新要突破企业封闭的环境;对于国家来说,创新需要全球视野,才能更好地利用各类创新资源。所以说,企业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要排斥掉一些短期的行为。以往那种所谓的“国外的一些融资贷款条件好,不用白不用”的论调应该审慎对待,很可能企业用国外的融资贷款,最后真正发财的并不是企业自身,而是让一些国外投行从中获利。从这一点来看,国内企业“走出去”搞兼并收购,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产品战略和市场战略是企业最应该考虑的因素。
海外并购步伐稳健最重要
海外并购的成功要素都是显而易见的,需要做长期准备,具备有效的执行力,对行业的动态、结构、变化趋势、机会、风险都要认真地调研评估。但是,跨境并购交易其实是很复杂的,有一个环节出差错很可能会导致整个交易活动的流产失败。
近年来,一些国内企业大举投资海外地产物业,屡屡在市场最高点抢资产,企业对在境外并购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等基础工作研判不足,对并购项目没有进行充分论证,暴露出诸多盲目性。
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提醒说,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尤其要注意控制节奏,“步子迈大的同时还得迈稳”。霍建国分析指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要全面了解、准确判断投资目的国政治、法律、经济状况,以避免大规模投资后形势逆转带来严重损失。
“中国企业到海外去从事并购活动,需要具有开放的企业文化。”在春华资本集团主席胡祖六看来,如果企业的思维和视野非常封闭,肯定会形成很多的冲突。比如,到西班牙去投资,企业就需要对西班牙的语言、文化、市场、生活习惯有全面的了解。此外,在执行项目过程中,还需要寻找一些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这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霍建国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是对企业继续提供必要的便利化服务和政策支持,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信息引导。另一方面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特别要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关注和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