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杨虹
“在新的环境机遇和挑战下,清洁技术发展将成为未来若干年内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优选择,尽管面临较多难题,大力推动清洁技术市场仍势在必行。”这是在日前于江苏徐州举行的中美清洁技术峰会(UCCS)上,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所达成的共识。
中国清洁技术产业稳步发展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指出,清洁技术产业是环保产业的高级阶段,相对于传统的环保产业而言,清洁技术产业不仅重视末端治理,更侧重于污染的源头削减及过程控制。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的出现,清洁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研究主管吕天菲谈道,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是主要的清洁能源投资推手国家,在过去20年当中1/4的清洁能源投资主要在中国。青云创投创始合伙管理人叶东也指出,2006年到2015年的10年当中,中国清洁技术整体投资保持着稳中有升的状态。“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清洁技术国家,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民间投资。”
投资推动带来的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突破。据了解,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已达4.5万亿元,技术装备水平也大幅提升,高效脱硫、脱硝技术处于国际领先,燃煤的超低排放、煤炭清洁加工利用技术都取得重大突破。
此外,对于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理念,也有了独特的思考。像叶东就表示,以可持续技术为代表的清洁技术3.0时代已经到来。
在他看来,最早环境科技以政策为导向,政策驱动清洁技术更多以创新技术为驱动。而可持续技术领域里面更多是客户末端需求,客户需求消费升级为驱动,从原来的重资产到高附加值以及轻量化的技术,包括颠覆式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展望未来,众多与会者对中国清洁技术产业发展充满信心。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政策重点实验室主任蒋洪强就指出,2016年12月5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而从《规划》看,‘十三五’环保投资需求比‘十二五’大大增长。据‘水十条’、‘气十条’及‘土十条’测算的比例,如果生态环境保护占GDP的1.5%~2.5%的话,我国‘十三五’环保投资将达6万亿~10万亿元。这其实也是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的潜在市场。”
石定寰更感慨地表示,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环保科技创新清洁技术产业将迎来新的机遇期,科技深化改革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都将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加速推动中国的清洁技术和产业发展。
中美清洁技术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论坛上,关于中美在清洁技术领域合作议题引发了与会者们的热烈讨论。
石定寰指出,近年来,清洁技术领域已成为中美合作的最大亮点,不仅对双方有利,而且有力推动了全球气候变化进程,同时证明中美完全可以携手应对气候挑战,在清洁技术领域创新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发展。
美中清洁技术中心总裁安锋也表示,作为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碳排放国和最大的清洁技术市场,中美两国在清洁技术领域的合作具有极大的互补优势。一方面可以将先进技术和产品介绍到对方国家;另一方面该领域的投资可以促进清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美国新云能源首席执行官指出,东西方资源技术要优势互补,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在完善产品解决方案的时候,能够将产品打磨周期极大缩短,变成一个可以真正市场化推广的产品,而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能够将其更加高效地运转起来。
在论坛举行期间,徐州市政府与美中清洁技术中心及参会的各个机构、产业基金和企业共同发布了清洁技术发展宣言,将深化中美在清洁技术及清洁能源领域多方面、务实性的合作,加速两国优质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共赢互惠,推进清洁技术产业的长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