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潘晓娟日前从环境保护部获悉,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2015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总体水平处于发展阶段,尚存较大上升空间。其中,沪市总体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略高于深市。
据了解,该《报告》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委托北京化工大学低碳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制作。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及企业环境责任相关研究成果,向业内专家发放环境责任指标体系和权重的调查问卷,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更加注重了上市企业披露信息的准确性、平衡性、可读性和可比性。
《报告》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74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这些公司发布了2015年的环境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分别运用3个一级指标(环境管理、环境绩效、环境信息沟通)、18个二级指标(每一个二级指标又分别由不同的考察要点构成)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公布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综合排名前20名的企业。同时,报告还针对发布环境报告的企业和属于国家级重点监控企业的披露状况进行了专门的评价分析。
《报告》认为,上市公司是我国发布环境责任信息报告比例最高的板块。而且行业间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中,采矿业环境信息公开最好。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公众企业及其他企业六类企业中,发布环境信息相关报告最多的为国有企业,得分最高的为外资企业。从区域水平来看,东部地区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最高,高于总体水平,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
该《报告》建议:完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尽快出台具行业特色的环境信息披露撰写指南;加强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进行监管,引导更多企业采用统一标准发布环境信息,公平评价其披露质量,并加大企业信息公开的奖惩力度;借鉴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良好社会实践,倡导更多企业按照环境信息公开的要求每年及时发布相关环境责任报告;企业利用多样化的新媒体信息披露方式,充分展示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水平;各类投资机构加大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水平在投资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权重等。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刘国正表示,希望通过《报告》的发布,推进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总体水平提升,促进更多上市公司及时发布环境报告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使其能够不断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的体系和内容,为社会上所有的企业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并藉此引起全社会更多企业重视环境信息的公开工作,从而提升全社会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总体水平,并为社会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支撑,为政府部门、第三方机构和企业今后发布环境报告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