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仁
2016年年底,新三板挂牌企业已经正式突破1万家大关。但是,新三板却依然深陷低流动性困局之中。
那么,为什么中小型企业仍然热情不减地涌入三板市场?存在即合理,进入新三板是提前引流资本,吸引市场注意力的最佳选择之一。而笔者认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果想获得更佳的上升通道,必须自下而上做好三重准备:
——建“地基”:升级IT基础设施。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ERP或MES,但是由于应用场景规划薄弱,数据之间没有打通,这些软件仅仅停留在工具层面,甚至连工具的作用都没有充分发挥,更不用提辅助决策了。而现在市场变化的速度又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快速响应、规范化运作的能力,这就为企业的IT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能够满足企业生产/运营要求的软件系统,还应有对业务、流程有深刻理解的管理者,二者协力打造企业发展的根基。——调结构:规范公司运营管理。企业的内部资源和能力对企业战略决策、长期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财务管理已经相对规范,但是在战略、组织、生产运营方面仍然有所欠缺,这会极大程度上限制企业的发展。资本无法解决企业结构性的问题,但是却会从根本上影响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空间。
——谋发展:积极进行市值管理。挂牌新三板不应是企业发展的终点,而应是企业深度拥抱资本市场的起点。虽然新三板企业体量不大,但是目前已经有诸多类似和君商学、九鼎投资这样的新三板企业迅速脱颖而出。因此如何抓住这个机遇,让公司真正地借助新三板起飞,将是未来10年内中小企业面临的最重要命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如果能够跨过建“地基”、调结构、谋发展的三道门槛,新三板对其而言无疑是一座巨大的金矿,必将有无数的机遇从中诞生。
(作者单位:和君智能制造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