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雯 朱志斌
2011年以来,中债资信持续对全国城投企业发债情况进行跟踪梳理,并以半年为周期发布分析报告。2016年,城投债券发行相关政策维持2015年3月以来的相对宽松态势,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发行主体逐渐增多。
2017年,预计城投债券的发行政策仍将延续“相对宽松”的态势,城投企业的融资需求亦将与2016年基本持平,因此城投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仍将较大,但受益于地方政府基建资金支持的增加,债券发行规模将难超2016年。
企业债券仍为存量城投债主力
2016年全国城投债券发行量创历史新高,企业债大幅扩容,公司债“井喷式”放量;受政策调整及违约事件影响,城投债季度发行量呈现较大波动,一季度发行量爆发式增长,二季度以来明显降温,四季度发行量降至全年最低位。
正如中债资信预测,在融资政策相对宽松及融资成本长期低位徘徊的双重驱动下,2016年城投债发行规模持续扩大,全年城投企业总计发行债券1804支,发行规模达1.74万亿元,全年发行支数和发行规模均较2015年大幅增长50%以上,发行量创历史新高。
2016年公司债异军突起,成为当年发行规模最大的品种,占当年发行量的31.88%,企业债及PPN(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紧随其后。具体来看,公司债方面,受《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大大拓宽其发行主体、加快发行流程以及“资产荒”导致大量资金溢出等因素影响,2016年城投企业公司债券发行量延续2015年以来的“井喷式”放量态势,全年共计发行551支、发行规模高达5532.00亿元,其发行支数和发行规模首次超过企业债,成为城投企业最重要的债券融资渠道;企业债方面,尽管当年发行规模下滑至第二位,但得益于国家发展改革委2015年12月发布《关于简化企业债券审报程序加强风险防范和改革监管方式的意见》大幅放松企业债审批流程、鼓励信用优良企业发债融资带来的效率提升,城投企业总计发行398支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仍较2015年大幅增长91.18%至4731.40亿元;便于资金周转的(超)短期融资券和程序较为简化的中期票据及PPN等非金融企业融资工具发行量保持稳定,发行规模均与2015年基本持平,但受企业债及公司债大幅扩容挤占,(超)短期融资券及中期票据的发行规模同比增速均显著下降,三类债券在当年城投债发行总量中的占比均明显下滑。
在2016年发行量创历史新高的拉动下,城投债券存量规模快速增长,企业债券仍为存量城投债主力,但公司债占比显著上升,与PPN及中期票据旗鼓相当,(超)短期融资券存量占比有所收缩。截至2016年末,全国存量城投债券为4580支,存量债券规模达4.61万亿元,分别较2015年末大幅增长40.36%和32.14%。
中部发债规模首超西部
城投债券东部地区发行规模仍最大,中部地区发行量快速增长发债规模首超西部,各地区发行规模增长均很快;全国除5个省份发行量受区域财政实力相对较弱、直融渠道趋紧影响而下降以外,其余省份发行量较上年同期均呈现不同幅度增长,且增速大幅上升,其中6个省份新发行规模增幅超过100%。
从新发行债券来看,东部地区仍最大,中部地区增速最快且规模首次超越西部。具体来看,2016年,东部地区11个省份总计发行1019支债券,发行规模达9259.90亿元,占新发债规模的53.44%,新发债规模增速由2015年的-12.71%上升至44.88%;2016年中部地区城投发行债券385支,发行规模达4168.90亿元,规模几近翻倍,发行量超越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城投发行债券397支,发行支数高于中部地区,发行规模为3899.90亿元,较2015年增长45.51%,增速大幅回升(2015年同期增长率为-0.96%),但单支债券发行规模小,发行总规模已位列最末,同时西部地区发行特点还表现为发行集中度很高,重庆、贵州和四川三省市总发行规模占西部地区总量的70.39%。
存量城投债券区域分布结构与上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东部地区存量债券规模仍最大,中、西部地区占比小幅上升,各区域存量债券仍均主要集中在发行量前三大省份中,且地区集中度继续上升。
截至2016年末,东部地区城投存量债券支数和规模分别达2546支和2.51万亿元,规模占全国存量的54.49%,存量规模仍最大,但占比与2016年(56.87%)相比小幅下降;西部地区城投存量债券支数和规模分别为1085支和1.07万亿元,规模占全国存量的23.19%,基本与上年(22.91%)持平;中部地区城投债券存量支数和规模分别为949支和1.03万亿元,规模占全国存量的22.33%,规模占比与上年(20.21%)相比略有上升。
2017年发债规模仍将较大
2017年作为地方债务置换的最后一个完整年度,仍处于国发【2014】43号文发布后的过渡期内,在经济增长持续承压、新的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收支矛盾将继续扩大,城投企业仍将成为基建投资的重要抓手。
预计2017年全国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土地整理等方面的投资规模将达15.50万亿元,仍将保持17%左右的高速增长。虽然得益于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地方政府新增债券、专项建设债券及财政资金投入有望扩大,以及PPP项目加速落地亦可解决部分资金需求,在考虑城投企业较大规模存量债务周转(2017年仅到期债券规模就达近8500亿元)需求后,预计2017年城投企业融资需求仍将维持2016年水平。
从城投企业的融资环境来看,尽管2017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有效,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较2016年略有收紧,但融资环境整体仍将保持“相对宽松”态势。2017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规模的扩大,使得城投企业从地方政府方面获得的基建资金支持力度较2016年有所增加。在融资需求保持不变的背景下,预计2017年城投企业发债绝对规模仍将较大,债券发行规模将超过2015年,但难以超过2016年。
(作者系中债资信分析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