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永不过时让“混文凭”成“过去式”

作者: 娜时花开
娜时花开

    六月的大事莫过于高考,曾经,人们用“黑色七月”来形容高考,可想而知其背后付出的艰辛与竞争的惨烈。1977年重新恢复高考时,“知识改变命运”引发全国的“高考热”,人们都是奔着“改变命运”为之一搏的,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也确有不少人因此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如今,恢复高考已经40年了,我们依旧“专一”地钟情于高考。然而,高考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些什么?是真正的命运改变?还是没有童年的机械式的补习班“生涯”?又或是仅仅造就了一个应试型的“书呆子”?
    老李是个50后,退休前曾是一名地市级领导。他告诉笔者,他生长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在解放后的扫盲运动中学会了识字,母亲至今都不认字。老李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三个妹妹,他读书时成绩一直很好,还曾是班长。不过,高中毕业后,就从哪来回哪去了。回到村子后为了挣工分,就干着种地、挑大粪等体力活,时不时还会遇到一些不公平待遇。爱读书的老李总觉得满腹诗书无用武之地,再加上村干部时而的不公行为,使他内心对现状的不满愈发强烈。1977年恢复高考,对于老李而言绝对是个大喜讯,他开始没日没夜地奋发复习,期盼着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终于,他的愿望实现了,考取了一所师范学校,学成后又留校当老师,随后又因讲课好、文笔好被市委宣传部挖走,从此改变了命运。
    老李的例子无疑印证了“高考改变命运”,也是那一带人的缩影和写照。而小袁考大学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小袁是80后,大学本科是在音乐学院读的贝斯演奏专业,但他读这个专业可不是因为热爱音乐。小袁告诉笔者,他的父亲是做生意的,母亲在政府部门工作,上世纪90时代,他们已经住上小别墅了。他在大学时专业水平并不过硬,学这个只是为了有张本科文凭好找工作。
    而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00后女孩芊芊,家庭条件不好,班里不少家境好的同学从二年级开始就在报着林林总总的兴趣班、学习班。在升入高年级后,班里“学霸”级的同学在上课外辅导班之余,每天回家还要题海战术到深夜。埋头苦读缺乏锻炼,使得这位“学霸”不仅是个“小四眼”,还是个“小个子”。没有经济实力报辅导班的芊芊只能从小在家通过爸爸的指导提前学习高年级的知识,幸而芊芊的学习不错,排名总在班级前三名,她立志将来一定要考个好大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芊芊的爸爸唯有在说到自家孩子比家里父母是中科院博士、是公司老总的孩子们成绩好时,脸上才能流露出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恢复高考40年来,很多制度的变化也反映出理念的变化与进步,如高考取消了对考生年龄及婚姻状况的限制等,这也体现出对公民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尊重。然而,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吗?人们“拼死”考上的大学,却时有发生不堪压力重负导致抑郁的、想不开寻短见的、中途辍学的……不顾一切挤上的“独木桥”,桥的那边却未必是鸟语花香,也许是被外界和自己造就了的舆论“泥潭”,一不小心就陷入其中备受束缚。在高考问题上,家庭赋予孩子们的期望太沉重,而对于孩子们意志力的磨练又太欠缺,于是看到了不少“玻璃心”。
    而与此同时,面对大学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读书无用”的说法时有出现,在一些求职节目中不乏看到一些“读书无用”而中途辍学创业的年轻人,不过大多都被人力资源专家等建议先把书读好。笔者以为,虽然不建议人人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但“知识改变命运”永远不过时,只有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到足够的养分,才有可能通过多元化的路径改变命运。未来的发展讲求创新,而其基础必是通过知识的武装。高考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一定会影响人生,我们应该用更加平和的眼光看待高考。
    相关专家也分析,未来的高考制度是在走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向。随着诚信体系的逐步建立,将会不完全依靠考试分数录取,而是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希望今后的中国教育不要唯成绩论,而应更多关注挖掘孩子的兴趣点和擅长的方向,从这些方面挖掘想象力和创造力,找到学习的乐趣,多一些为了乐趣而学的人,少一些像小袁那样“混文凭”的人。同时,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引导孩子们独立思考、“直立行走”的能力,而非永远活在父母羽翼呵护下的“巨婴王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