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司:以党务促进业务提升加大关键领域薄弱环节补短板力度

作者: 赵超霖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赵超霖

    投资是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的重要引擎,作用至关重要。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改革持续深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当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的工作艰巨而繁重。
    加大补短板力度,监测分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编制并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完成好一项项重要工作,离不开投资司党支部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委党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投资司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挥投资司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投资管理干部队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投资司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各项活动与投资管理工作在薄弱环节双向展开、相互促进,以学习教育成效推动业务工作落实。
    二是在重大政策、投资安排等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投资司党支部严格按照程序办事,集体研究审议,不断完善制度。注重广泛听取意见。每年的年初岁末,都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鼓励每位同志围绕全委中心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发表意见、建言献策。
    三是加强支部组织建设。2016年因干部调动,及时调整2名年轻同志担任支部委员。及时办理挂职、借调人员组织关系转入转出工作。委党组扩大会议上,投资司党支部汇报了紧密围绕委中心工作,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用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投资管理工作,得到了委领导和有关方面认可。
    建党95周年前夕,投资司党支部被评为“国家发改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呼和同志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苑芳凯同志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2016年10月,中组部调研组督导调研时,对投资司党建工作予以肯定。
    投资司党支部还全面落实“两个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分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支部书记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硬任务,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司领导班子成员和党支部其他同志根据工作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建工作。处长对本处廉政建设负责,司党支部纪检委员对全司廉政建设进行监督。深入分析党风廉政建设状况,按时报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报告。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评价机制,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廉政风险排查及风险等级评定办法》,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评价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参考依据。多年来,投资司党员干部未出现违法违纪问题。
    
为补短板奠定良好基础提供坚实保障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对促进全年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坚实保障。
    按照委党组部署,投资司紧密联系投资管理工作实际,在业务工作中坚决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在补短板、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加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工作力度,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资司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协调实施,着力加大脱贫攻坚、灾后水利和城市防洪排涝、农业、新产业、服务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领域建设力度。
    二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2016年以来,投资司报请公布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全面开启新一轮投融资体制改革。公布实施投资领域第一部行政法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报请修订发布了2016年核准目录。进一步推动取消关联审批事项,报请国务院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改革,修订出台《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
    三是管好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为保障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和重点建设任务,投资司统筹研究年度投资安排方案,集中力量支持三大战略实施、“三农”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支持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生态建设与节能环保等方面建设。近年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进度不断加快,中央本级投资年初到位率大幅提高,投资计划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是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投资司推动出台了促进民间投资26条政策,印发了各地方促进民间投资60条典型经验做法。参加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查,对部分重点省份开展督查督导。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印发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和项目工作导则,联合住建、林业、农业、交通运输、铁路、能源、证监等部门发文在各相关领域推广PPP模式,不断加大培训交流和宣传推广等工作力度。加强与金融机构投融资合作对接。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等40多家金融机构和有关协会建立了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主动搭建平台,为项目找资金,为资金找项目,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投资司还每月开展投资形势分析研判,密切监测投资形势,提出政策措施建议。依托重大项目库组织编制三年滚动投融资计划,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储备。加强14项重大工程包调度,加快重大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