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潘晓娟
    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微软从2015年起与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及本地运营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推出微软“云暨移动技术孵化计划”。据统计,自该计划启动以来,有250支创业团队入驻各地孵化器,其中上海Ruff、广州谷居等62支团队已经获得风险投资或者进入融资渠道,获得投融资总金额超过27亿元人民币,全部孵化团队的市场估值总额超过105亿元人民币。
    微软公司副总裁、中国区首席运营官邹作基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计划旨在充分发挥微软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混合现实等领域的技术和平台优势,充分结合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产业孵化、基础云平台建设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通过积极推动‘互联网+’与‘双创’的深度融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
    邹作基介绍说,以数字化转型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给全球各地、各行各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动能,“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政策利好,让中国成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市场。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微软在中国提出了以先进技术、产品、服务构建创新基础平台,以多方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创业腾飞的“创新二次方”理念。2015年6月,微软的首个孵化器项目落地深圳市光明新区,标志着“云暨移动技术孵化计划”在中国市场正式起航。在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微软先后与深圳、贵阳、福州、上海(徐汇)、上海(张江)、西安、南京、成都、重庆、广州、太原、呼和浩特等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促成了22个微软“云暨移动技术孵化计划”孵化器项目的落地和启动。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公共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腾文表示,微软“云暨移动技术孵化计划”运行两年多来取得的成果显示,人工智能、混合现实、智慧物联网、移动游戏等业务应用场景密切相关的云应用,成为“双创”的新亮点。截至目前,有80%的孵化器项目落户在一线及省会级城市,其中6个孵化器项目进驻了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开发区、软件园。
    两年多来,微软“云暨移动技术孵化计划”取得了成功实践,各地的孵化器项目硕果频传,创业团队纷纷施展才华,在人工智能、混合现实、物联网、移动游戏,以及平台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基于微软技术的云平台,实实在在地帮助那些有理想、有能力的创业团队走向了成功。来自广州的优秀孵化器团队谷居的负责人霍伟锋表示,微软“云暨移动技术孵化计划”为团队提供了基于微软技术的云平台和技术指导,在微软和南沙区“独角兽牧场加速器”的大力支持下,谷居已经拿到Pre-A轮投资,市场估值达到1亿元。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维刚也谈到,基于微软技术的云平台让园区在政策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方面进一步形成了聚集效应,以技术创新带动了园区物联网产业的整体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