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美好安徽营造良好价格环境

作者: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物价局局长 赵馨群
    建立电力用户直接参与市场化交易制度,全年直接交易电量550亿度,占全省工业用电总量的一半以上。
    省市县三级联动,省级涉企收费清单总项目数减少37.6%,年直接减轻企业负担50多亿元。
    截至8月底,价格监督检查部门依法查处各类违法价格行为,实行经济制裁2224万元,其中退还消费者980万元。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物价局局长 赵馨群

    当前,安徽各级价格部门围绕“放管服”改革重点,抓首要、优环境、推改革、建体系、强监管,保持价格总水平总体平稳,加快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逐项落地降本减负价格政策,持续强化涉民价格监管,优化价格公共服务,为加快建设美好安徽服务。
    
抓首要,全力贯彻落实价格机制改革实施意见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安徽各级价格部门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贯彻落实,加快推进重点价格改革年度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认真履行市场价格调控职责,分解落实价格调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稳价工作任务,加强群众生活必需品和重要工业品价格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认真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政策,深入推进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推行市场价格网格化监管,强化重要时段、重大活动期间市场价格检查和日常巡查,确保居民消费价格平稳。

推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一是简政放权,大幅精简政府定价项目。2015年9月安徽省公布实施了第三版《安徽省定价目录》,将原政府定价项目由42项缩减为12项,精简幅度达70%,同时,按照事权统一原则,将定价目录中的28项定价权授权市县管理,占总定价项目的45.9%。放开了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停车设施收费、非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以及完全由商业投资建设的景区门票及相关服务价格、与高铁平行运行的汽车客运票价等。按照今年底基本放开竞争充分领域和环节价格的改革目标要求,目前《安徽省定价目录》第四版修订调整已基本完成,对已经放开或具备放开条件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从定价目录中剔除,进一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合并定价项目,确保政府定价项目只减不增。同时,按照事权统一的原则,将事权在市县的商品和服务定价权全部授权给市县,最大力度下放定价权限,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二是输配电价试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安徽省是全国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安徽省委也将实施输配电价改革列为重点改革任务。按照“放开两头,监管中间”的改革原则先行先试,单独核定输配电价,研究制定输配电价监管措施,强化成本约束,核减不相关、不合理的成本费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电力用户直接参与市场化交易制度,全年直接交易电量550亿度,占全省工业用电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些改革举措,推动了全省电力价格市场化的初步建立,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全面放开工商业用电价格打下了基础。
    三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展开。出台《安徽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按照李国英省长“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做好顶层设计、先行试点探索”的指示精神,分步推进实施供水计量设施建设、明晰农业初始水权和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与节水奖励机制等7项改革任务。先期将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扎实、地表水灌区骨干工程和末级渠系工程状况良好的6个县(区)14.56万亩以及单村面积超过5000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纳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范围,3年内将完成改革任务。
    
建体系,打造涉企收费清单升级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的要求,2015年1月1日,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并同步运行的省、市、县三级涉企收费清单,将所有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收费、政府性基金、政府性保证金(抵押金)等行政权力收费一律纳入清单管理,形成对涉企收费的“全覆盖”“全要素”监管。2016年推动了涉企收费清单制度优化升级。以省级收费清单制度为主体,先后建立和公布了长江沿线航运企业收费、进出口环节基金收费、涉企经营性服务收费、商业银行及抵押贷款环节涉企收费、省级涉企工程建设项目收费等5个省级子清单,初步构建了具有安徽特点的“1+N”的涉企收费清单体系。省、市、县三级联动,三次动态调整涉企收费清单内容,调整后省级涉企收费清单总项目数由170项下降到106项,项目数减少37.6%,年直接减轻企业负担50多亿元。据国务院减负办数据,2015年安徽省实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的当年,全省企业负担指数绝对值和下降率双双位居全国第四,成为全国企业负担最低的省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安徽省涉企收费清单制度给予充分肯定。
    
降成本,培育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降低缴费成本。持续落实省、市、县三级涉企收费清单制度,三次动态调整清单内容,编制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收费清单,取消政府职责范围内的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收费,在全国率先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清单范围扩展到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和行政确认等10类行政权力涉及的所有技术审查、评估、检验、检测等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收费事项。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全省各级价格部门共取消、停止收费108项,年减轻企业负担约8.7亿元。取消和降低了14项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将对小微企业免征的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降低税控服务收费标准。取消或停征白蚁防治费等41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将商标注册收费标准降低50%,预计年减轻企业负担约25亿元。
    二是降低用电成本。加快推进电力直接交易,率先制定直接交易电费结算办法,扩大直接交易范围,年直接交易电量达到全省工业用电总量一半以上。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四次较大幅度地下调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电价,扭转安徽省工商业电价长期偏高的局面。完善大工业用户基本电价政策,减少停产、半停产企业电费支出。降低农业种养殖成本,批复符合条件的种养殖企业执行农业生产电价。以上措施,年减轻企业负担约62亿元。
    三是降低用气成本。建立天然气管输成本、城市燃气企业成本年度审核和天然气量价挂钩机制,实行成本、收益变动与价格动态调整,取消安徽省天然气价外税差和气损,研究天然气短输价格和城镇天然气配气管网价格监管规则,对各地终端气价按照同比例同幅度的要求进行疏导,为企业降低用气成本约5亿元。
    四是降低物流成本。下调船舶过闸费、铁路专用线价格;严格落实长江沿线航运企业、进出口环节基金收费清单,继续执行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免收道路通行费政策;对享受省ETC卡收费优惠的货运车辆给予8.5折优惠。
    
强监管,切实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今年全省先后组织开展了环保电价、商业银行收费、涉企收费、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商品房明码标价等专项检查,查处了一批价格违法案件。2017年1~8月,全省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共受理价格投诉、举报、咨询10873件,同比增加1304件,增长12%,其中价格举报投诉咨询数量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网络购物、停车收费、物业管理、商品零售和交通运输,占全省总量的56.43%。据统计,截至8月底,各级价格监督检查部门根据投诉、举报线索,依法查处各类违法价格行为,实行经济制裁2224万元,其中退还消费者98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68万元,罚款776万元。
    党的十九大为党的各项事业吹响了新的号角,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我们将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不断把安徽价格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奋力谱写新时代价格监管新篇章,为加快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