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邵鹏璐 杨虹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融业波动大,区政府及时得到预警,政府各部门迅速联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某大型企业有异动、有外迁迹象,政府领导马上去拜会企业负责人,并立即调整相关政策,给予场地、资金、人才等方面支持,确保企业在辖区“健康成长”;某段时间,福田区某行业中小企业增速降低,该区产业部门及时得到预警,产业部门迅速及时反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这些预警正是来自于深圳市福田区统计局启用的福田区经济数据运行监测预警系统。“经济数据运行监测预警系统是福田区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推动经济统计信息化建设、服务经济产业发展、服务企业的有力举措。”福田区相关领导表示,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其中强调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福田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数据中及时发现短板——促产业结构调整
福田区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是深圳市中心城区。据初步预计,2017年福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20亿元,比照其面积,也就是每平方公里的生产总值为48.6亿元。据了解,有40多万家企业在福田区注册,其中7万多家为活跃企业,规模以上企业4432家。但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福田区面临的问题、挑战、短板也积累较多。尤其是去年以来,因第三产业是福田区的支柱产业,其中金融业占比达到35%,但随着政策调整,福田区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等都有一定程度下滑,对福田区整体经济带来一定影响。
福田区区长高圣元在深圳市福田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坐享中心城区规划发展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福田区进入了爬坡过坎、高位转型、二次创业的关键历史阶段。必须以优势、机遇为底气和依托,努力化忧患为动力、补短板挖潜力,推动福田发展“再中心化、再创业、再提升”。下接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