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巨鹿县:“医养一体、两院融合” 新模式效果“1+1>2”

作者:
    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入,群众养老不再满足于穿衣、吃饭和心理慰藉等基本养老保障,更多的是在解决好基本养老需求的基础上,希望能够享受到既能养老,还能有病医病、无病保健的“一体化”养老服务。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力弱、群众收入水平低、民生欠账多,社会保障任务也尤为艰巨。
    针对当地农村养老服务面临的新问题、新需求,巨鹿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立足当前农村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实际,探索创建了“医养一体、两院融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推行了“3+1”工作机制:“3”是“顶层设计+模式创建+规范运行”;“1”是创新设计长期护理险种,为医养结合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该模式满足了当前群众无病疗养、有病治病、医疗保健型养老的新需求,大幅提升了入院老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收到了“1+1>2”的良好效果。

打通政策、设施、人员壁垒梗阻

    在顶层设计上,巨鹿县找准政策、设施、人员三大阻碍医养资源跨界融合的瓶颈制约,打通壁垒梗阻:在政策上,当地制定出台的文件规定,开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可同时享受医疗和养老行业的相关政策,并根据医养事业发展需要,及时协调民政、卫计、人社等部门间政策,实现政策融通;在设施上,采取托管、协议合作或创建“医养综合体”等方式,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和养老资源设施共用共享、互通互联,盘活闲置医养资源,推动城乡医养资源融合发展,实现设施互通;在人员方面,充分发挥县医院医护技能和县中心养老院养老技能培训两大平台作用,按照“分工不分家,分行不分事”原则,大力培育“一专多能、一岗多责”医养领域复合人才,实现人员联通。
    
三种模式支撑 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医养服务保障网

    巨鹿县立足县乡村三级养老和医疗资源体系,因地制宜创建了三种可示范推广的“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养老机构建设模式。
    一是整合资源“联体建”。统筹卫计、民政等资源,引导拟新建的医疗和养老机构一体立项、一体建设,创建集医疗、康复、养老等为一体的“医养综合体”。二是拓展功能“扩容建”。鼓励有规模、有实力的医疗或养老机构,由单一的养老或医疗功能向“医养综合体”功能拓展扩容。如西郭城镇健民医院创建成“医养综合体”后,增置养老床位300张,经营规模4年时间扩张了6倍,首批已入住老人142人,辐射任县、隆尧和邢台市区等周边市县。三是开展合作“协议建”。对不具备新建、改建成“医养综合体”的养老和医疗机构,引导双方按照“自由结合、互利共赢”原则签订《医养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人员互通、设施共用。
    目前,全县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达到108家,养老服务床位达3560张,初步形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医养机构服务保障网。
    
严把“三关” 机构规范运行保障

    为保障医养机构有序运行,巨鹿县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机制,并严把“三关”。
    一是严把审批关。对拟新建“医养综合体”和协议合作医疗、养老的机构,对增加医疗康复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对增加养老服务的医疗机构,在既定规定内严格审批。二是严把激励关。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按照每张床位2000~4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在领取一次性建设补贴的基础上,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还可享受入住对象每人每年1200元运营补贴和2000~4000元取暖补贴。三是严把监督关。制定出台医疗养老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并将日常监管情况纳入办院水平评价权重。同时,对达到规范运行标准的非营利性医养机构,按政策享受企业所得税、城建配套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长期护理险增强资金保障

    由于“失能”老人占用养老资源多、费用高,贫困县的多数家庭无力承担,降低费用又难以保证服务质量。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2016年8月,在河北省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巨鹿县委县政府超前谋划、创新设计了“五险”之外的“第六险”——长期护理险,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推出该险种的县级试点,并在当年实现重度失能护理险“全覆盖”目标。
    在资金筹集上,将长期护理险缴费标准定为每年每人50元,并从医保结余基金和福彩公益金中划拨108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职工护理险的个人、财政、医保基金统筹额度分别为10元、10元和30元;农民护理险的个人、财政、福彩基金和医保基金统筹额度分别为3元、3元、4元和40元。资金统筹额度和比例可根据护理消费水平进行动态调整。在保障范围上,按照“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原则,先后启动了重度和中度失能人员长期护理险。目前,全县长期护理险参保人数达37.5万人,已有383人次享受护理险普惠政策,共减轻群众经济负担119.3万元。在服务内容上,结合参保失能老人护理需求,设定了医疗专护和机构护理两个定额报销等次。医疗专护一级医院的定额为每人每天90元,二级医院为每人每天120元;机构护理定额统一设为每人每天50元。护理险报销不设起付线,在县域内接受医护服务的,报销比例为定额的65%;在统筹区外接受医护服务的,报销比例为定额的55%。
    
模式创新满足就近、低价、医疗保健型养老新需求

    通过“医养一体、两院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满足了农村群众就近、低价、医疗保健型养老的新需求,带来了四个方面的新变化:
    首先,养老床位实现了由“资源闲置”到“争相入住”的转变。养老机构开展“两院融合”试点前,床位少、入住率低。试点后,不仅扩大了规模、增加了床位,一些村的养老机构还出现争相入住、床位供不应求的局面。其次,养老功能实现了由“单一型”到“综合型”的转变。实行“两院融合”后,农村养老机构通过“嫁接”医疗机构的医疗保健、专业护理功能,在补齐专业护理水平“短板”,满足失能和部分失能、失智老人养老需求的同时,还拓展了养老服务功能。另外,养老资源实现了由“各自为政”到“互动融合”的转变。农村幸福院、卫生院(室)以往“各自独立、条块分割”的发展模式,不仅运转成本高,还往往会出现资源闲置现象。“两院融合”不仅实现了农村养老、医疗资源效益最大化,还创建了农村公共服务资源“既相互独立,又互为支撑”互动发展的新样本。
    除此之外,养老效果实现了由“一家受益”到“多家共赢”的转变。“养医一体、两院融合”养老模式,开创了“党委政府要服务、养老群众要保障、养医机构要效益”多家共赢的新局面。政府通过建设奖补、运营补贴、五保供养金拨付等方式,为农村老人特别是“五保”老人、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等购买了更为专业、优质的养老服务,赢得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和赞誉。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供稿,荆文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