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造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区质量”

作者: 宋时飞
中国经济导报评论员|宋时飞

    回首改革开放40年极不平凡的历程,1992年总是最耀眼的年份之一。在当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顶层设计和掌舵领航下,金秋时节的上海,又一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经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正式成立。国家级新区作为“承担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的综合功能区”,从此筚路蓝缕,开启了“先行区、探路者、排头兵”的发展进程。
    廿六春秋立潮头,十九棋子活满盘。迄今,我国共批准设立了19个国家级新区。不妨先算两道简单的除法:19除以26;19除以31。前者,指的是26年间只有19个国家级新区先后落地;后者,指的是31个省份加起来总共也只有19个国家级新区。两则计算结果都不足“1”的小算式背后,却内有乾坤,这从相当程度上说明我国批准设立国家级新区的谋局之高、落子之稳、行棋之胜;也说明国家级新区的排头之要、使命之重、厚望之深。我们注意到,19个国家级新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全面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城融合与城乡一体发展等方面,已经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还将继续发挥特殊重要作用。
    如果以人的年龄段作喻,19个国家级新区里,有的已近“而立之年”,有的恰迎“弱冠时分”,有的正处“豆蔻年华”,也有的尚在“孩提垂髫”。但是,地无分南北,域不论大小,19个国家级新区身上迸发出最鲜明的气质却高度相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持续奋进,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先行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典范。
    越是地位重要、作用突出、态势向好,就越要保持清醒头脑。排头兵、先行区、新典范,是一道需要大家共同探索的“必答题”,也是一道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趟路的“自选题”。
    有些新区早已闻名遐迩,对速度、规模不再渴切,全局站位的使命感责任感更加强烈,各界对它们的期待,也是加快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有些新区地处相对欠发达地区,自身的赶超发展任务本已不轻,还要同时发挥好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统筹自转与公转、内生动力和辐射效应的关系,各界期待它们交出高质量答卷。有些新区身居近些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的区域板块,面临体制机制的深层次羁绊,还要不时排除营商环境领域的杂质杂音。老树绽新芽、众盼花枝俏,人们在高度关注的同时也总是捏着把汗,但更为每一次招商留企暖心之举而欢欣。有些新区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绿色是新时代对新角色的呼唤,更是新理念对新担当的要求。有些新区则更加主动地坚持国情视角因地制宜,在城乡一体、脱贫攻坚等领域谋实策、出实招。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从对外开放角度看,19个国家级新区里,从“后卫”变“前锋”的大有人在,并取得了堪载史册的发展巨变。现如今,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大背景下,又会有一些新区从“相对后发地”一跃而成“开放桥头堡”。在这盘大棋局中,哪些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哪些领域环节则要与时俱进?时代是出卷人,新区是答卷人。
    设立国家级新区,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更是我国以各类特殊功能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经验库中的重要篇章。怎么做到进一步有机衔接,如何实现进一步协同联动,“时代之问”的对象,早已不限于国家级新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