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孙弋弋
宁波市发展改革委始终把关心、培养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作为政治责任,着力铸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思想品德高,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干事的“发改青年铁军”。
政治为先,思想上绝对过硬
宁波市发改委首先瞄准的是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专题教育,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高“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切实强化“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理念。
在发挥政治引领的基础上,印发了《新时期机关青年成长机制研究》等,及时了解青年干部成长的实际需求。同时,着力拓宽高层专业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参与全市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跨部门竞争上岗和“双一流”人才选调等工作,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经过几年努力,引进青年干部25人,包括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1人。
精心凝练,团队中创造品牌
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带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宁波市发展改革委党委副书记鲍佩云告诉记者,过去他们采用“以师带徒”模式,“一对一”带教。这种模式短期效果好,但不利于年轻干部全面掌握业务和快速适应多岗位交流。
近年来,他们创新工作思路,出台《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精英团队培养实施意见》,从表现突出的中层干部中选定3名首席专家,组建了形势与政策、发展战略规划、项目管理3个精英研究团队,筛选了12名核心成员和若干名培养成员,不定期举行主题研讨会和业务沙龙,参与重点任务和课题,给年轻干部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文化为魂,精神上昂扬奋进
2015年,宁波市发改委出台《青年论坛管理实施意见》,论坛以精英团队为智力支撑,每年至少举办4次多样化论坛,主题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话题及发展改革工作重大战略问题,成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有力载体和主导品牌。截至目前,青年论坛已举办18期,超过2000人次参加,反响热烈。
青年干部特色培训班是文化建设的另一个亮点。培训班以强化“四个意识”为主题,将原来的课堂灌输式教学转为青年干部普遍喜欢的室外体验式教学:考察杭州电商小镇、吴山康政教育基地,采用“世界咖啡”形式引导青年“话担当”,提升青年干部的党性修养。在今年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全市年轻干部培训班中,宁波市发改委5名干部入选。
实战为要,下基层百炼成钢
2014年,宁波市发改委出台《关于加强干部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树立了一个用人导向:重视一线的干部。
在2017年该市“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专项行动中,宁波市发改委承担牵头任务22项、配合任务27项;在2018年“六争攻坚”行动中又承担了12项任务。面对繁重的任务,迅速动员部署,及时建立推进机制,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参与重大任务攻坚。中国(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获得省政府批复,海丝指数正式发布、全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会顺利召开,镇海I设计小镇等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四个一批”重大项目有序推进……一批“四梁八柱”平台和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牵头的“项目争速”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市委、市政府对此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