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湖北省对《湖北省“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开展了中期评估。据统计,纳入国家评估的52项主要指标中,目前有29项主要指标已达到国家或湖北省“十三五”末规划目标,有23项主要指标达到国家或湖北省规划进度要求,预计“十三五”末均能达到规划目标。
为推动《湖北省“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实施,湖北省先后发布了18个专项规划,制定了14个政策文件和84个政策措施。经过积极努力,目前国家规划中确定的26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81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支出责任全部落实,政府主导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公共劳动就业创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社会服务规模持续扩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人口逐年增加,基本住房保障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力度明显加大。
湖北省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亦受益于长江中游省际间公共服务共享共建,下一步,湖北省将继续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公共服务省际共享共建。
长江中游湘赣鄂三地签订合作协议
2012年,湖北、湖南、江西三个长江中游省份(简称“湘赣鄂”)签订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武汉市、长沙市和南昌市三个省会城市会商形成《武汉宣言》。2014年,三个省会城市会商达成《长沙宣言》。2015年,湘赣鄂三省政府共同签署《关于建立长江中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的协议》。2018年,湘赣鄂三省政府达成“协商合作八件实事”,其中包括:推动建立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加快教育合作,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学研、毕业生就业和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交流,推进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加强医疗卫生联动协作,在毗邻地区开展跨区域医疗合作,建立卫生应急资源综合协调价值,并强化对传染病、地方病等疾病的联防联控。完善区域社会保障,进一步推动三省社会保障互联互认,实现湘赣鄂三省跨省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主要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教育卫生文化社保领域合作已初现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湖北省与长江中游省际间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育领域,湖北咸宁市与湖南岳阳、江西九江共同打造三地教学课件共享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异地上课、教育观摩等方式实现三地教育资源共享;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教园与岳阳、九江开展了职业教育与企业用工培训的有效对接。
在卫生领域,武汉市先后发起成立了长江中游城市群院前医疗急救联盟、皮肤科专科联盟、骨科专科联盟、输卵管疾病介入联盟、肛肠联盟,建立了血吸虫病联防联控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机制和公共卫生协作中心。目前,急救联盟已增加至35个市,推进了长江中游城市间的医疗服务合作,提升了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湘赣鄂三省省会城市实现了指定医院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在文化领域,湘赣鄂三省文化部门成立了“中三角演艺联盟”,开展了交流演出,同时组建了公共图书出版发行产业联盟。武汉市连续4年举办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全国文物艺术品交流会,建立了长江中游城市群“3+1”演出联盟,举办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戏曲群英会、长江中游城市群流行音乐比赛、网球俱乐部联赛、击剑邀请赛。湖北荆州市与湖南湘北三市达成了文化旅游合作意向。湖北随州市与河南信阳市商定了涉及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
在社保领域,2016年,湖北省与湖南省人社厅合作开展了省际劳务协作试点工作,长江中游省际间实现了养老保险互联互认。武汉市与长江中游4个省会城市“医疗保险一卡通”工程正式开通。武汉、合肥、南昌、长沙4个省会城市达成了人力资源合作和网络互联互通协议。湘赣鄂三省省会城市间实现了住房公积金省际异地互认互贷和转移接续。
继续深化合作,共建普惠便利民生网
按照国家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湖北省下一步将继续推动长江经济带公共服务省际共建共享的相关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教育合作交流,推动长江中游地区高等学校开展联合办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建设一批特色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教育集团。推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相互开放和共享,不断深化基础教育交流协作。
二是继续推进医疗卫生合作,鼓励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跨区域布点,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合作交流。搭建互联互通的卫生信息平台,努力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促进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对接,探索实施异地就医结算制度,逐步实现跨地区参保人员信息资源互联共享和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建立参保患者异地就诊协同管理机制。
三是继续共同推动文化繁荣,鼓励文化工作者、文化团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交流展演推广活动,推动出版传媒企业交流合作,支持长江中游城市报网融合,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办好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加强民间文化交流。重点扶持传媒、影视、出版、动漫、数字内容等产业发展合作。
四是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合作,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省际间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平台,推动建立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就业人口合理流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形成跨区域执法联动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大力推动公共服务联网,促进人才资源、社会保障、医疗养老、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和程序互认对接,共建普惠便利民生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供稿,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荆文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