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 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树旺
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树旺
    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一尊重、五统筹”的重要论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定不移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深入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9%,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中心城区人口近200万人。全市城镇化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城市形态正处于“中心城市带动”的迅速崛起期,城市格局正处于“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都市圈、以县城为重点的中心城市”的加速形成期。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城镇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结合遵义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经济发展、竞争环境等因素,遵义市确立了“建设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山水相望、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遵道行义·醉美遵义”的形象定位。在城市规划上,始终坚持总规统揽,推进多规合一,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综合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扎实抓好城市总规修编、城市控制性详规、重点区域修建性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立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公开透明的规划参与机制、严明权威的规划执法机制。
    二、坚持尊重历史,注重传承文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遵义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的融合性好。结合丰富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国酒文化、土司文化等,遵义始终在城市建筑、景观和文化设计上精雕细琢,坚持区域特色性、文脉延续性、居民宜居性相结合,把城市文脉融入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在“疏老城”时只拆不建、多拆少建,在“建新城”时坚持扩容与提质并举,充分彰显历史记忆和地方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符号、文化符号,城市识别性和阅读性不断增强。
    三、坚持三生融合,打造宜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遵义是典型的山地城市,最大的优势在于优美、清洁的环境。遵义始终坚持“产城景一体、山水田融合、村社园统筹、文教医配套”,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始终坚持产城融合、园城共建,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依托烟、酒、茶、中药材、特色食品“五张名片”,围绕以大数据为重点的信息产业、以文化旅游康养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遵循山地经济规律的现代高效农业,推进产业园区和城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在中心城区周边形成了10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在每个县城周边同步建成了1个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