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金融市场具备发展空间。在重视实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德国适度发展虚拟经济。与美国、日本、英国相比,德国金融业欠发达,目前金融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4%以下,股票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大约50%。随着英国“脱欧”的推进,伦敦作为欧洲乃至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会受到影响,德国法兰克福等地的金融中心地位会相应进一步加强,金融业具备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房地产市场发展稳健繁荣。有研究数据显示,德国30年间名义房价指数仅上涨两倍多,远低于美日英等国,没有出现过大起大落的房地产泡沫现象。近几年,工资上涨、移民增加、欧洲央行超低利率等因素导致居民对于购置房地产的需求增加,德国部分大城市和热门地区房地产价格飙升,比如慕尼黑、汉堡、法兰克福、柏林和斯图加特等,但整体上看并未形成房地产泡沫。
现实挑战不容忽视
李振京介绍,德国是传统贸易大国,多年来依靠国际市场对其工业品的强劲需求,交出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德国企业尤其是在全球诸多细分市场占据“隐形冠军”地位的中小企业,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非常高,维护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是其根本利益。
“2018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证明,贸易保护主义确实已经打击到依赖出口的德国经济,导致出口下降,企业投资减少,经济发展速度下调。”李振京说,德国相关机构普遍认为,如果不能避免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由此引发的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将大幅拖累德国经济增长。
关于英国“脱欧”,李振京认为,无论是达成协议的“脱欧”,还是不达成协议的“硬脱欧”,对德国都会造成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即便达成协议“脱欧”,对德国大力倡导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也是重大打击。直到2018年11月,“经济五贤人委员会”在给德国政府的咨询报告中仍然建议政府尽力争取英国“不脱欧”;而一旦“脱欧”不可避免,就需要通过相关协议尽量减少欧英双方的损失。如果出现“硬脱欧”,英欧之间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不再自由流动,不仅在英直接投资额超过1200亿欧元的数千家德国企业将面临成本上升、市场准入新规等问题,德国依赖对英出口的75万个就业岗位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此外,专业人力资源短缺也限制了德国经济增长潜力。老龄化已经成为德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导致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有超过百万的工作岗位无人填补。近年来,欧盟内东欧成员国经济发展提速,就业机会增多,依靠其他欧盟成员国专业人力资源促进经济扩张变得越来越困难。几乎所有领域都存在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供给不足的情况,这阻碍了未来的创新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德国通过鼓励生育和吸引外来移民促进人口增长,采取多种措施提升现有人口就业水平和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同时,把加快信息化与人工智能发展作为解决老龄化问题和专业人力资源短缺的新药方,“2015年出台信息化发展战略,2018年11月又出台了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发展进程与实际效果值得我们密切观察借鉴。”李振京表示。
中德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李振京说,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双方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各领域合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中德两国经济具有高度互补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在中国新一轮全方位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光明的合作前景。随着中国近期诸多重大对外开放措施的加速推出和实施,德国经济界参与中国市场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德国巴斯夫集团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在广东独资建设大型化工基地;宝马集团将追加投资36亿欧元,在华合资比例提升至75%,并首次将中国工厂纳入其全球供应体系。
“中德经贸规模和增速继续领跑中欧,中国有望连续第三年超过美国成为德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李振京表示,以德国为最重要目的地和始发地的“中欧班列”,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成果。截至2018年12月12日,累计开行已达12000列;回程班列稳步增加,占去程班列的比例达71%。
与此同时,我国对德投资取得新进展,福建宁德时代在德国图林根州设立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开创中资在德国绿地投资的新范例。
李振京认为,双方在反对保护主义,维护以多边规则为基础的自由贸易体系,推动双边多边经贸、投资、金融合作向前发展等方面具有高度共识。双方可发挥产业结构互补性强的优势,在数字化、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强合作;在产学研、科技创新,环境治理、节能环保、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扩大人文交流多个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个人简介:李振京,研究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山东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分别获法学学士、商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赴任前,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围绕可持续发展主题,研究领域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创新体系与产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两型社会与循环经济、民生建设与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主持国家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大型企业委托的课题60余项,独立或者合作出版著作2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