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王敏
2月20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举行“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发布会,区发展改革委、区教育体育局等部门介绍了滨海新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情况,并发布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
突出“三大主攻方向”,培育协同发展新动能
据悉,天津市滨海新区以“抓项目、聚人气、优功能”三大主攻方向为中心,不断带动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疏解,提升服务辐射能力,服务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他们狠抓协同项目引进,聚焦产业发展重点,不断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库,积极稳妥有序发挥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中的作用。中海油海工装备基地等一批重点产业基地,华泰汽车零部件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先后签约落户。2018年,共签约北京项目591个,协议投资额1155.6亿元。今年以来,滨海新区进一步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大力营造宽松便利的创新创业氛围,仅2019年1月就签约北京项目40个,协议投资额133.7亿元。
在此基础上,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综合发力聚集人气,不断革陈出新,吸引人才集聚。设立鲲鹏计划人才服务窗口,专人负责政策兑现;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设立专门窗口为各类人才办理户口准迁证;开设外国人出入境“三证联办”服务,实现“一口受理、一口办结”。
同时,为增强战略合作功能,积极提升国际航运、先进制造、金融创新三大核心功能。天津港提效降费治乱出清取得阶段性进展,初步形成规范有序、公平竞争、健康高效的营商环境,货物通关时间缩短到2小时,报关成本降低70%,物流成本降低30%。制定《滨海新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方案》、《滨海新区落实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2018年工作要点》,全力打造京津冀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提升金融服务功能,“金改30条”已全部落地,24项措施成效显著,11项措施在全国复制推广,全国第一家保险国际救援公司、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创新试点机构、天津第一家互联网基金销售公司落户新区。
加快建设“五大载体”,打造优质承接平台
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吴秀山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滨海新区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协同意识,始终把滨海新区发展放在协同发展的大系统中定位,以“一盘棋”思想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是加快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两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发展,建立了双组长、双主任制度。截至目前,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978家,注册资金107.2亿元,中关村智造大街、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优质项目相继落户,成为京津两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重要平台。
二是加快建设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完善政策体系建设,制定出台了针对产业创新、智能装备、海洋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中欧区域经济合作中心滨海分中心已挂牌成立,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泰富重装欧洲研究中心等6个中欧产业合作项目签约落地。
三是加快建设北方航空物流基地。积极与首都机场、航空公司深度合作,为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产业发展提供载体支撑。建成了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航空物流区航运服务中心,入驻中心的海关实现进口、出口、查验、转关、舱单及快件接单、查验业务“一站式”服务,大幅度提高了通关效率。
四是加快南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正式纳入《石化产业布局规划方案》,京津冀石化产业向南港工业区集聚发展,目前已落户的包括中沙新材料园项目、华电集团南港热电工程项目等大项目数百亿元。
五是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强化与首创集团对接合作,理顺京津合作示范区管理体制,完善示范区土地出让相关工作机制,支持重点高校特别是京津冀重点高校与互联网产业园的企业联合探索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推进五大重点领域对接,完善三地协同机制
——加强生态保护对接。积极参与大气、水、土壤污染联防联治,建立生态保护规划协调机制,合力实现空气监测、环境整治、环保数据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加强交通体系对接。铁路方面,京津城际延伸线建成通车,津秦高铁顺利运行,实现了京津冀核心区一小时交通圈;海铁联运服务持续向京冀地区延伸,率先在天津新港至石家庄之间实现隔日往返运行,与北京铁路局合作开通运营了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路方面,着力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推进京津冀地区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
——加强自贸区对接。《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已经由国务院正式批复发布,为天津自贸区进一步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推动自贸区政策在河北延伸,目前已在沧州域内设立了天津自贸区东疆进口商品直营中心、自贸区环球购(沧州)体验展示中心。
——加强科技创新对接。目前,中国核工业大学、中科智能识别研究院、清华电子信息研究院、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校以及军民融合发展产业园等一批载体平台落户滨海新区。
——加强社会事业对接。在医疗卫生方面,积极协调推进京津冀医保住院联网结算;在教育方面,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共建临港实验小学,与北大附中合作提升新区智力资源和教育支撑,与北师大附中共同建设十二年制学校,就京籍中小学生随迁在滨海新区就读达成协议,并完成师资配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