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要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共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共同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建设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毋庸置疑,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亟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构建数字经济运营系统。加强数字教育和数字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数字技能;打造多类型、多层次的数字经济人才队伍,联合培养共建“一带一路”数字人才,促进数字技能的普及和提升。助推数字企业建立数字经济品牌,不断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促进分享经济、数字创意、移动支付、在线旅游、智慧物流等服务业的持续发展。
鼓励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数字能力,支持企业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投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为数字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致力于实现互联互通的数字丝绸之路。
——建立数字经济合作机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电子商务、数字贸易务实合作。
具体来看,一方面,引领全球创新发展方向,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资金链、技术链、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等,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引领的新经济形态产业诸如蓝色经济、绿色经济、信用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等开发合作;
另一方面,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信息化发展,通过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提高数字互联互通水平,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加强“一带一路”参与国数字经济方面的研究和培训合作。鼓励建立多层次交流机制,促进行业组织、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等各方分享观点、沟通交流,推动“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形成数字经济良好态势。力争将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数据驱动型发展模式与创新体系,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原创性、基础性技术研发。
打造数字共享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科技引领,坚持以大数据为纽带。
必须积极参与制定数字经济标准规则,为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数字经济将成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发展新动能、助推产业升级的战略抉择。数字经济要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助力产业融通发展,助推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数字经济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助力振兴实体经济。还要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履行网络空间社会责任,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共建“一带一路”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一些新型经营不规范问题持续涌现,线下不规范问题在线上被快速复制放大,市场运行更加复杂,必须提高相关治理能力和推动制度建设。笔者建议:
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妥善处理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数据与数字贸易摩擦以及保障网络安全、打击网络犯罪等问题,加大管控数字冲突力度,切实提高有效解决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各类问题的能力。
其次,亟须完善“一带一路”大数据交易、流通与监管机制,完善“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进而实现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最后,鉴于数字经济的内涵、外延和边界还没有得到完全清晰的界定,当务之急还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运行监测机制。
——加强数字经济顶层设计。首先,促进“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发展,建立“一带一路”大数据交易平台、数字经济数据库、跨境电子商务规则等,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定本国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议程时纳入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其次,抢抓新一轮全球数字经济话语权离不开“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制定专门的“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工作框架或行动计划正当其时。
最后,全面构筑“一带一路”数字经济新业态,加快基础设施相关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动基础设施相关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不断出台和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做好顶层设计进而构建有利于“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智库成果培育项目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