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再当“单项冠军”,努力全面率先

作者: 李少辉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罗勉 栾相科
崔一/制图
李少辉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罗勉 栾相科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深圳建市40周年、即将迎来成立经济特区4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深圳发展进入全新的历史阶段。
“对深圳来说,《意见》的出台是一件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影响深远,必将引领深圳继往开来谱写崭新的篇章、开创辉煌的未来。”中共深圳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陈少雷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成表示,深圳要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继续焕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继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改革开放再出发。“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深圳一定能够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夏成说。

深圳先行示范的优势是什么?

    从大环境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表示,《意见》的出台是中央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是对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地位、功能、使命的肯定,是对以率先改革开放而著称的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厚重希冀,是对深圳经济特区新时代新使命的郑重赋予。
    夏成认为,从现实基础看,深圳建市4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已经毫无疑问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窗口城市,具备了在新时代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发挥先行示范作用的优势。
    正如深圳的铜雕“拓荒牛”所寓意的一样,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圳具有先行先试、开拓进取的特殊意义。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寄语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勇当开路先锋。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出京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

下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