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 描绘走深走实江苏画卷

作者: 李侃桢
资料图片
李侃桢

    加快面向新时代的“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新时代江苏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最大机遇。今年初,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明确提出要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总揽,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在全国率先建成开放强省。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注重契合江苏发展实际,发挥优势、力补短板,聚焦重点、打造亮点,“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立柱架梁、分工协同,推进机制不断完善

    围绕“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推进机制,江苏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重点举措,形成了“四个一”工作机制,即出台一份指导文件,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发展定位;制定一组配套政策,主要包括综合交通体系拓展、国际产能合作深化、重点合作园区建设、丝路贸易畅通、人文交流品牌塑造“五大计划”的专项行动方案,以及年度工作要点等系列政策举措;完善一套工作机制,重点围绕“五大计划”实施和强化综合协调、连云港战略支点建设,成立7个专项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头推进;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建立建成“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重点项目库,首批80个入库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1300亿元,定期进行滚动更新。
    
发挥优势、补齐短板,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持续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江苏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和产业基础优势,聚焦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行业、重点国别,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通过多种方式整合利用全球要素资源,协同推进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布局,投资贸易不断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江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745.7亿美元,同比增长4.5%,占全省比重提高至24.4%;在沿线国家新增投资项目164个,协议投资额26.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6.4%和130.5%。全省涌现出中江集团、红豆集团、徐工集团、金昇集团、亨通光电等一批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一带一路”建设支点企业。
    加快建设重要节点城市。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三大战略叠加的历史性机遇,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推动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努力打造联动发展、协力推进的新格局。连云港战略支点建设不断加快,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等1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005亿元;上海合作组织国际物流园完成货物吞吐量835.9万吨,增长48.3%;与哈萨克斯坦共建的霍尔果斯无水港换装集装箱突破13万标箱,增长62%。其他重要节点城市特色发展亮点纷呈,徐州加快淮海国际陆港规划建设,不断提升枢纽功能;南京江北新区等开放合作载体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苏锡常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拓展国际产能合作;南通加快通州湾新出海口、新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积极打造出海门户。
    重点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交通基础设施是江苏交汇点建设的短板,高铁、海港、枢纽机场发展滞后。根据“一带一路”建设互联互通要求,江苏持续强化系统性思维、整体性谋划、项目化推进,加快建设沿海、沿江、沿新亚欧大陆桥的综合交通体系。全省在建铁路里程达到历史新高,连淮扬镇铁路、徐宿淮盐铁路等一批重大铁路项目加快推进,到2020年底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将超过42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超过1800公里;连云港30万吨航道、南通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稳步推进;成立江苏东部机场集团,加速航空资源要素优化整合,积极推进机场改扩建项目,不断加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航线航班。
    不断拓展人文交流合作。截至目前,江苏已与“一带一路”沿线37个国家缔结107对友城。全国首创的留学生“人才地图”工程今年已累计为全省超过3000名外国留学生提供实习和工作岗位。
    
创新模式、积极探索,境外园区亮点凸显

    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近年来,江苏突出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发展,充分发挥园区建设管理经验优势,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重资产投资运营”和“轻资产管理输出”境外园区建设新模式,成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特色亮点。
    作为“重资产投资运营”的代表,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建设进展得到国家充分肯定。园区投资运营主体由江苏中江国际集团联合4家省内国家级开发区共同组建,各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高效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目前,园区进展顺利,已完成1200亩土地招商工作,今年还将落地2~3个央企或民营500强企业项目。2017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示范园为全国首家“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园区。
    作为“轻资产管理输出”的实践,昆山开发区与埃塞俄比亚工业园运营管理合作不断加深。2016年6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与埃塞俄比亚投资局签署合作备忘录,明确由昆山开发区对埃方输出管理经验。3年多来,昆山开发区邀请数批埃方高管到昆山,传授开发区建设经验模式,并与埃方合作管理运营阿瓦萨国家级工业园。埃方高度认可昆山开发区的运营管理能力,“昆山模式”正复制应用于9个在建的国家级工业园。
    
开拓进取、走深走实,扩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当前,江苏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外部形势严峻复杂、内部条件深刻变化,加快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江苏将牢牢把握“走深走实”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加快“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向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进一步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完善工作机制,加快形成推进合力。进一步发挥江苏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项小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强化对重大事项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
    突出工作重点,大力实施“五大计划”。深入实施“五大计划”专项行动方案,形成系统发力、多路并进、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重点抓好国际产能合作,“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加快江苏产业全球布局、深度融合,推动自身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境外园区,打造江苏模式样板。优化开发模式、加强金融支持、完善服务保障、强化风险防控,尽快形成成熟的“江苏模式”,努力为地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注重资源整合,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注重优化整合政府、社会、企业资源,织密织牢综合服务保障网。加快建设江苏省“一带一路”官网官微和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咨询服务。
    (作者系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