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江陵:多方协同稳就业

作者: 胡玉林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李建民
胡玉林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李建民

    就业,民生之本;收入,民生之源。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是底线。如何创造性地实现稳定就业?湖北省江陵县打好多方协同组合拳,推动就业实现了增长。

强政策,让人“长”本事

    作为农业大县,为帮助农村转移劳动力、外出返乡人员、扶贫对象等就业困难人群实现就业,江陵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方案,明确了加强就业服务、鼓励再就业等具体措施。在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保及公益性岗位补贴等,2018年共筹资1900万元用于就业工作,同比增长16.6%;10928人次受到扶持,同比增长23.2%。10年来累计筹资1.97亿元,9.62万人次被扶持。
    以资市镇潘市村贫困户王立本为例,过去因为家里太穷,妻子留下年幼的孩子,离家出走。2017年,江陵县组织了免费龙虾养殖技术培训,王立本立刻报名参加,随后拿到了10万元无息贷款,买虾苗、租稻田,开始养殖小龙虾。后期每年他都参加培训,提升技术,农业专家和养虾能手后续还跟进指导,定期到田间地头实地培训。现在,王立本已经养了30多亩虾,每亩可收200多公斤虾,除去开支每年能存下几万块钱,已经盖好了新房。
    受益的还有企业。湖北信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大众汽车零部件的二级供应商,近年来技术更新快、要求高,员工的技能培训成了大问题。江陵县主动服务企业,免费提供培训,该公司80多位一线员工已完成第一轮培训,为期两年的第二轮“新型学徒制”培训正在进行中。
    通过培训,30岁的吴杰从流水线上的普工升级成技术人员,收入提高了30%。“通过培训,员工技能提升了,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前景好,也让员工能安心留下工作,我们公司人员流动仅在5%以内。”该公司副总经理张皮说。

“组合拳”,成果全省居先

    为了稳定就业,仅靠培训远远不够。江陵县在突出培训这一特色的同时,从方方面面厚植就业土壤。
    为让更多拥有技能的人更好创业,江陵县投入800万元,打造了创业孵化基地,让想创业的人免费拎包入驻。目前,已有29个创业团队入驻。为提高服务效能促就业,江陵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不间断开展各类现场招聘会,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2018年,江陵城镇新增就业5099人,同比增长4.2%。
    为提升硬件环境,江陵发展改革局加大项目谋划,推动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以来,县发展改革局每年谋划编制约100个项目的重大项目库。同时,争取更多项目落户江陵,近年来全县每年争取项目资金近20亿元,先后争取江陵一中整体迁建、妇幼保健院、福利院建设等社会保障工程,创造了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为“稳就业”提供了支撑力量。
    为推动创业就业,江陵发展改革局牵头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8条”,2018年兑现奖励性资金971.6万元,累计发放扶助资金7600万元,为企业减税降费近5000万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11个部门实现了投资项目并联审批、联审联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从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到了1个工作日,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可办结,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投资信心,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整套的“组合拳”下来,江陵的就业综合指数在全省二类县市中名列前茅,就业创业工作连续4年全省第一,城镇登记失业率近两年保持在3%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