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绿色信贷”支持山东绿色制造

作者: 王磊 唐新征 尹明波
    中国经济导报讯  王磊  唐新征  记者尹明波报道  近日,山东省新泰市康平纳智能染色有限公司获得亚洲开发银行“绿色信贷”支持,计划建成年产2万吨各类色纱的智能染色“绿色工厂”。
    康平纳智能染色项目于2019年6月通过亚洲开发银行信贷审核,主要依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建设,总投资3.15亿元,其中申请亚洲开发银行贷款2.2亿元,企业自筹9500万元。项目总占地面积5.7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7万平方米,拟建染纱车间一座,新增智能染色机、自动络筒机等生产及辅助设备214台(套),配套建设污水处理站、消防水池、泵房等公用设施及部分生活辅助设施。目前,项目已完成染纱车间建设,主要设备陆续到场安装调试,明年1月份即将投运。
    该项目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替代当前的人工操作,通过运用机械自动化、计算机、自动化控制、软件技术等应用于装备相对落后的印染行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使传统印染车间成为清洁、绿色、智能化工厂,促进传统产业向先进高新技术转型,成为纺织工业4.0的示范工程,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益探索。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可提高生产效率28%,实现吨纱节约用水70%、节约用电45%、节约蒸汽58%、节约用工80%。
    作为示范工程,该项目不仅具有标准化、智能化、可复制的特点,还兼具三大功能:一是服务性平台功能,承担在智能染色工厂推广中的培训、培养任务,为区域性智能染色工厂培养培训工艺、智能管控运维、管理、高级技工等优秀人才,减少在推广中因人为因素带来的技术、操作问题;二是远程运维管控功能,实现对全国推广的智能工厂实行远程运维管控,承担设备日常运行的维护,解除客户后顾之忧,并获得收益;三是开发、试验功能,发挥自动化生产线本身的优势,以下游纱线产品开发为导向,带动技术装备和新生产工艺的提升,即面向终端的研发试验基地。
    山东亚洲开发银行节能减排项目于2012年5月15日生效,贷款总额1亿美元,可利用金融中介贷款模式滚动使用。目前已支持项目57个,年节约标准煤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1万吨、二氧化硫3171吨,远超出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