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络主播成为新职业,社会保障也应加紧跟上

作者: 娜时花开
娜时花开

    疫情之下,网络直播带货仿佛一瞬间呈“遍地开花”之势,无论是名人空间,还是普通商户,又或是田间地头,都被“直播风”横扫,直播带货成为时下最时髦的新业态,同时也对疫情之下的企业复工复产、就业及消费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数据显示,淘宝直播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井喷式增长。2月份新增商家数环比增长719%,3月份同比大涨300%,直播给商家带来的订单增长超过160%。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春节后一个月内,在线直播招聘职位数在一个月内同比上涨83.95%,招聘人数增幅更是达132.55%。直播带货在为商家增加商品销量的同时,更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不少商家表示,直播带货虽是疫情期间的“无奈之举”,但收效却令人惊喜,因此直播带货可能会成为“新常态”。有分析认为,直播正在创造一个千亿级的新市场,在此趋势下,带货直播更不能“野蛮生长”。
    事实上,直播带货的门槛并不算高,主播们除了明星、网红或专业领域的精英,更多的是普通人,通过这一新业态实现了职业转换。随着直播带货需求的快速攀升及主播数量的激增,行业发展亟待规范,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也亟待提升。不少平台主动作为,积极开起了“扫盲班”。3月初,淘宝直播为首批10家商场进行专属培训,在直播技术支持、入驻流程简化、流量支持等多方面提供帮助,目前已有近2000名“柜哥”“柜姐”通过线上培训后走上主播岗位。
    4月底,京东京喜创建产业带直播新生态,计划孵化100个溯源主播,100位县长直播,开展10000场溯源主播,培养10000个厂家直播。创新“直播小店”轻店铺模式,定期组织档口型商家开展巡回直播。
    为加强网络主播队伍管理,规范网络主播从业秩序,提高网络主播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国家队”也加入进来。国家广电总局今年启动了“网络视听主播全媒体运营师岗位职业能力素养培训”项目。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适应目前网络直播带货的新型销售方式,网络直播实训基地等基础项目也已提上日程。同时,还将依托强大的媒体资源定向培训、输送网络直播人才,为贫困地区产品作宣传推广,解决其产品外销等问题,为贫困地区脱贫找路子,创财富,打赢脱贫攻坚战。
    “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但值得注意的是,当网络主播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职业,新型就业形态形成,非传统正规就业人员增加,应警惕正规的就业保护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就业模式转变的冲击下出现“漏出”效应。对于这些非传统正规就业人员,应改革政策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等作用,从被动“保障”转向主动“保护”,提升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投资,适应新技术变革下的就业模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