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关组合拳释放叠加效应 助力国际班列驶入快车道

作者: 顾建柱 王敏
顾建柱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王  敏

    近日,在天津港物流有限公司的一个货物堆场内,一列满载集装箱的列车驶出了港区。该班列运行“天津港—二连浩特—蒙古国”固定线路,主要搭载海铁联运过境货物。
    为支持天津口岸国际班列贸易发展,天津海关通过创新“港场直通”作业模式,大幅提升从港口至铁路场站的转运效率,同时提供便捷通道、预约通关等便利措施保障班列发运效率。截至4月25日,已监管国际班列111列、1.2万标箱。

“港场直通”叠加“船边直提”

    以往,海铁联运集装箱货物从天津港海运进境后,需先卸至码头堆存,同时向海关申报,再安排车辆从码头提至铁路场站,往往需花费2~3天作业时间。现在,天津海关创新作业模式,货物在卸船时即可通过“船边直提”作业模式,由车辆直接运至铁路场站,省去中间堆存、搬倒等各环节,平均时间可压缩至3小时以内。
    天津海关与天津港集团在理顺港口物流作业“堵点”环节的基础上,全力打通作业全流程信息化的瓶颈,通过将海关核准指令电子信息嵌入港口作业系统,完成了网上提箱预约、提箱预计等待时间微信主动推送、船舶装卸动态跟踪等在线办事系统的开发上线,减少企业在堆场、码头、海关间的奔波频率,提升了企业获得感。据统计,自3月20日启动“港场直通”作业改革实施一个月以来,已有1198个集装箱应用了该作业模式。

“无纸申报”叠加“自动核放”

    在新港海关中欧班列便捷通关窗口,手持纸质转关申报单等候通关的场景已不复存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用无纸申报的模式。与之相对应,海关接受申报后自动核放,实现了出口转关货物从申报到放行的高效、快速通关。
    为优化天津口岸中欧班列的发展环境,天津海关始终将通关效能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在通关现场设置专用窗口,实施了通关模式自主选择、全面实施无纸申报、转关申报自动核放等一揽子便利措施。
    据天津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中欧班列运输的进出口货物,企业可以自主选择海关通关一体化或者传统的转关申报模式。对于沿用传统转关模式的企业,天津海关实施“无纸申报+自动核放”的通关模式,企业不仅不需要向海关递交纸质单证,货物运达天津港后,海关通关系统将自动审放转关货物申报单的电子信息,并将有关监管指令的电子信息自动传输至港口部门,便利企业开展集疏港作业。同时,推广应用海关通关一体化模式,减少企业申报次数和通关成本,与传统转关模式相比,该模式的申报次数由原先的2次压缩为1次,企业可以在进出境口岸一地办结查验、放行等海关监管手续,进一步降低了通关成本。
    中国外运华北有限公司多式联运分公司负责人说:“中欧班列货物在天津口岸通关的模式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的物流需求,提供公铁、海铁等更为丰富的多式联运服务,特别是转关货物申报的自动核放,满足了企业对货物随到、随报、随放的时效需求。”

“关际协作”叠加“功能提升”

    为更好地发挥天津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海陆交汇点的区位和航运聚集的优势,天津海关围绕国际班列物流运输通道的实际,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内蒙古二连浩特和满洲里口岸的海关单位建立了关际协同保障制度,制定和实施通关监管协同保障措施,通过加强海关间交流合作,提升国际班列跨境贸易便利水平。
    今年,天津海关还将围绕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工作部署,深化与国际班列各进出境口岸海关在通关协作、监管一体化和便利措施共享等方面关际协作,保障中欧班列通关更便利、物流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