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强调

加强宏观政策统筹协调,着力做好九方面工作

作者: 郭丁源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郭丁源报道  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报告》指出,2019年,科学实施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宏观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增长6.1%,符合预期目标。从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指标以及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领域指标完成情况良好。约束性指标中,受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行业生产以及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等多种因素影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指标实际下降2.6%,低于3%左右的计划目标,但该指标2016~2019年的累计降幅已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87.1%,符合进度要求。预期性指标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的实际运行值与预期值存在一定差距。第一产业增加值预期目标为“增长3.5%左右”,实际增长3.1%,主要原因是猪肉等一些农产品产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猪肉产量下降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目标为“增长9.0%左右”,实际增长8.0%,主要原因是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增速放缓,其他消费新增长点尚在培育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增长5.0%”,实际增长3.8%,主要原因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减税降费规模超过预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预期目标为“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实际增长5.0%,低于国内生产总值6.1%的增速,主要原因是受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增速有所放缓、物价涨幅高于上年等因素影响。
    《报告》强调,2020年,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做好九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坚决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二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三是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四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五是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六是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动力。七是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八是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九是切实做好民生兜底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聚焦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深入挖掘和激发国内市场供给与需求潜力,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2020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000亿元,比上年增加224亿元。全年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要求,安排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集中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实施好“十三五”规划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和国家重大区域战略重大项目。加大沿江高铁、沿海高铁项目建设力度。积极推动川藏铁路开工,加快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城际和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枢纽机场新建、迁建和改扩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和内河水运等项目建设。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项目用地用海用能等要素保障,对重大投资项目开设绿色通道。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规范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补短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充分调动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积极性,盘活存量资产。
    《报告》明确,要加强宏观政策的统筹协调。加强政策预研储备,促进财政、货币、就业政策与消费、投资、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领域,推动国内需求稳步扩大。产业政策要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相促进,着力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创造公平竞争制度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区域政策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以重大项目、重大政策为牵引推动重大区域战略落地,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报告》强调,今年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全面评估“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集聚民智,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统筹推进“十四五”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地方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准备。(“一图读懂”见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