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派乡村振兴鱼台服务队:守望初心,俯身乡土

作者: 王兆慧 尹明波
    中国经济导报讯  王兆慧  记者尹明波报道  6月19日,鱼台县鱼城镇巧嫂被业工坊车间,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着,生产出来的棉被,通过线下销售和电商平台等方式销往全国各地。“2019年我们年产值收入350万元,村集体收入了40万元。这份红利,得益于山东省派乡村振兴鱼台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的到来。”鱼城镇湾里村党支部书记王秀花对此颇有感慨。目前,巧嫂被业工坊已有客户60余家,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
    实际上,近两年来,服务队始终保持担当作为、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抓调研摸实情、抓重点干实事,全力以赴为老百姓解难事、干实事、办好事,守望初心使命,真情俯身乡土,与当地群众一起致力于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践。
    产业引领,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服务队因地施策,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企”思路建立集体产业经济平台机制,打造沿惠河集体产业经济隆起带,有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同步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协力脱贫攻坚。据统计,截至目前服务队已为所帮扶的5个村首期注入产业帮扶资金形成集体股份220万元,成立了5个公司,拉动村民投资400万元,带动就业220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近100万元,村民年可增收350万元。“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服务队队长、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刘祥元直言,利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的模式,由服务队统一注资控股,村民和合作社入股,形成一个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初步趟出鱼台县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同步带动村民增收的路径。
    资源发掘,培育乡村振兴动能。2020年5月份,历经一年多努力,“鱼城地热温泉井”成功终孔。去年上半年,服务队多方协调筹集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对鱼城镇地热温泉资源进行勘查。据刘祥元介绍,该项目成为鲁西南地区最高温灰岩热储地热井,可期待成为“突破鱼城”的重要支撑要素并强力助推当地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此前,服务队协调203万元资金项目实施了鱼台县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及成果转化项目,2019年7月正式实施。地热温泉和浅层地热能的成功发掘,无疑为鱼台县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
    组织聚气,汇聚乡村振兴要素。在服务队的精心策划下,鱼城镇前蒋村创造性建设了乡村“CBD”。前蒋乡村CBD将可用空间划分为党建区、民生区和商务区“三区”,目前这里已具备党务、村务、康养、医疗、阅读、快递、教育等30余项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前蒋乡村CBD的每一个项目都围绕“村民”和“村集体”展开,不仅吸纳村民就近就业,每年还能给村集体增加10万元收入。不仅是前蒋村,服务队以党建、民生、产业相融合为鲜明特色,协同鱼城镇推动建设新型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为新时代村级组织振兴提供功能完善的阵地。
    自进驻鱼城镇以来,服务队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全力、全面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正如刘祥元所言,两年来服务队在鱼城镇“真没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