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吴承坤
10月29~30日,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贵州地区的县(市)、区调研采访时,就区域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专程采访了中共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龙斌。他表示,桐梓县与成渝地区、特别是与重庆市是山水相依、风俗相似、人文相亲、血肉相融的亲情关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出台后,桐梓县作为贵州进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的作用必将日益凸显,桐梓县将迎来发展的最佳时机。为此,桐梓县提出了一系列基本思考。总的目标是把桐梓县打造成火炉城市重庆市的“清凉城”。
项目产业全面向北瞄
龙斌表示,桐梓县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明确提出项目规划全面向北瞄准,招商引资全面向北倾斜,产业发展全面向北配套,服务围绕企业变的战略发展思路。他介绍说,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当前的县域“十四五”规划中,桐梓县在项目编制、谋划上,已作出有意识、有目的地瞄准重庆市场的准备,并正在谋划一批重庆市场所需的项目和产业,争取将更多对渝项目挤入中央、省、市的盘子,以赢得先机,实现“以我补渝”“以渝补我”的战略目标。
据了解,目前贵阳至成都、贵阳至重庆的高速铁路已先后开通,桐梓县经高速铁路只需3小时进入到成都、1小时进入到重庆。贵阳至成都、贵阳至重庆的高速公路则有多条已先后开通,特别是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重庆崇溪河至遵义段早已于本世纪初就已经建成通车,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重庆至遵义段(贵州境)扩容项目,目前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2021年可建成通车。
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重庆至遵义段双线可直接进入重庆市核心区。桐梓县进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别是进入重庆市核心区的通达能力进一步加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成,使桐梓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备了独特的交通优势。
2018年年初,重庆市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围绕筑牢生态屏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无障碍旅游区等10个方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年底,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与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又进一步签订了《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贵州、重庆两省、市《合作框架协议》和《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签订,为贵州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机制基础。
龙斌说,为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桐梓县明确要求发改、经贸、投促等部门要进一步吃透两省、市《合作框架协议》和《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精神实质,同时进一步强化对成渝双城尤其是重庆市体制、机制、政策的研究,以全面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他还说,为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桐梓县还明确提出,产业发展要全面向北配套。立足养殖业、种植业、林下经济(含方竹)产业、钛产业、煤炭产业、煤电化循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型建材产业、旅游康养产业、城镇建设等十大产业,进一步深化渝黔合作。具体思路是,农业围绕重庆火锅转,工业围绕重庆配套干,三产则围绕重庆火炉建。
(下转3版)

